中铁二局六公司深度解读中铁二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2025年9月,中铁二局制定并印发《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10月7日,中铁二局召开品质建造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专题会、激励机制建设暨干部人才工作专题会等系列会议,强调要加快构建一支专业化、稳定化的自有核心产业工人队伍,把关键工艺、核心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掌握在自己手中,牢牢掌握现场管理主动权;以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筑牢安全生产与品质建造的根基。
什么是产业工人?什么是产改?为什么要产改?产改要建设什么样的队伍?以及如何进行产改?今天带你深度了解。
01什么是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
具体是指在第一、二、三产业中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工人。
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是在一线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生产的工人,包括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工、农民工等。
02什么是产改? “产改”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简称,指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实施的一项系统性改革。它旨在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产改自2017年正式启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是支撑中国制造业强国战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产改已进入深化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工人技能认证体系完善、平均收入提升等。
03为什么要产改?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一项重大决策。
从国家层面来说 产改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工业制造水平虽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德日美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015年,我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全面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这需要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
新一代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并催生新质生产力,这对新时期的产业工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企业层面来说 建筑行业“管理层”与“作业层”长期分离,完全依赖分包队伍劳务人员,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和行业技术发展升级换档,更难以满足中铁二局品质提升、本质安全和企业现代治理体系的要求。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一支自有核心产业工人队伍,把关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掌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牢牢把控现场管理的主动权。
04产改要建设什么样的队伍?
总体目标通过产改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到2030年底实现:自有技能人才不少于3500人;
自建作业队不少于100支;
自建班组不少于1000个;
自有和自控产业工人不少于10000人。
队伍建设举措建设自建和自有的产业工人队伍。
通过遴选自有工人组建核心班组,构建班组直管架构,建立一支忠诚可靠、素质精良、调度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核心和关键的产业工人队伍。
主要聚焦测量、试验、光面爆破、大机配套、桥梁制架、盾构操作维保等关键核心专业,培养一支深耕关键工种、主要专业的核心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培养擅操作懂原理、擅技能懂技术、擅学习懂创新,技艺精湛、业务精通、素质精良,同时具备较高品质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适应工艺技术迭代更新的新时代劳动者。
建设共建共赢的产业工人队伍。
要以人工成本效率最大化和最优化为目标,实现核心人才自我拥有、社会资源自由利用、现场管理自主控制。
05如何进行产改?改革总要求以 “四个维度” 为核心导向,全面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
重点任务方向围绕 “6 大行动 —24 项工作 —84 条任务清单” 逐层落地,具体行动包括:
①思想引领行动 ②建功立业行动
③地位提高行动 ④素质提升行动
⑤维权服务行动 ⑥队伍壮大行动
具体实施“6大行动”1实施思想引领行动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
,推动产业工人大思政课进班组,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汇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
,夯实基层党的建设,注重把优秀产业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确保产业工人党员占产业工人总数的比例合理;
进一步健全完善劳模先进培养选树机制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实施建功立业行动深入开展劳动竞赛 ,健全完善“五保一树”综合劳动竞赛、“开路先锋杯”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专项主题劳动竞赛等竞赛活动体系;
高质量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巾帼创新工作室、青创先锋工作室,以及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
等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创新创效 ,广泛开展“四技”“五小”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通过建立健全职工创新成果评选表彰、推介交流、转化应用机制,促进职工创新创效;
有效发挥群安员、青安岗作用
,筑牢群众安全防护网。
3实施地位提高行动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坚持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充分听取产业工人意见,凡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
落实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
,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企业各级党代会、职代会、工代会、团代会中的代表比例;
加大主人翁地位宣传,讲好新时代产业工人故事,宣传产业工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实施维权服务行动突出工资总额分配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鲜明导向
,健全产业工人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推动各单位薪酬分配向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倾斜;
健全权益保障机制 ,强化源头维权机制建设,深化集体合同平等协商,依法维护职工劳动报酬、就业上岗、休息休假、教育培训、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合法权益;
加大普惠服务力度 ,健全以“普惠服务+精准帮扶”为重点的服务工作体系,完善职工生活六级保障体系和职业生涯全过程关爱,深入推进幸福企业建设。
5实施素质提升行动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
。建立劳模、工匠、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层培养机制,抓实施工一线核心技能人才培育,以实战化练兵提升队伍素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培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中铁二局工匠学院,注重校企联合,丰富技能人才交流载体和学习阵地。
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
。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落实“新八级工”制度,畅通高技能人才技能等级晋升通道,完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互通互认制度;优化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对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产业工人,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建设两级“技能人才孵化母子平台”
。选取一线核心工种及高水平技能带头人,建立产业工人培训中心和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大力推广“理论学习+现场实操”跟班学习培养模式,开展项目一线核心技能人才培养。到2030年,通过“孵化母子平台”培养测量、试验、光面爆破、桥梁起重吊装、隧道凿岩台车、接触网、信号、铺架机械操作、盾构操作、盾构维保等主要专业一线核心技能人才不少于500人。
6实施队伍壮大行动加快培育产业工人队伍
。严把入口关,采取“四个一批”,招录一批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遴选一批骨干劳务人员、引进一批紧缺技能人才、转岗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配好“自有型”核心技能人才;构建以自有产业工人为管控核心、劳务派遣工为辅助补充、农民工为最大基础的灵活用工配置形式,依托劳务队伍从需求端市场化配置“自控型”产业工人。
推进自建作业队和班组建设
。把自建作业队及班组作为自有产业工人的主阵地,实现设备自有、人员自管、生产自控;积极推行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施工,带动产业工人人机适配和生产组织方式升级;对技术工艺难、安全风险大、质量要求高的关键工序及核心环节,推选高素质的工人组建班组和作业队,推动企业安全质量效益管理“穿透”到一线,确保施工自管自控自主;通过纵深推进自有作业队和班组建设,建立一支具备更高文化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岗位责任感的产业工人队伍。
持续加强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队伍管理
。规范分包企业资源库管理,建立健全分包队伍准入退出、合同履约、考核评价和等级评定机制,大力培育稳定合作的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队伍;坚持“五同”“五共”理念,统筹抓好劳务工的管理赋能,把劳务队伍工人发展成为与企业“共建共享共成长”的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
审 核丨郑宝霖审 校丨吴国清编 辑丨曹 松、查忠明
主 办丨中国铁路工会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