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灌浆料坐上“太空电梯”,这点厉害了~

2025-10-14 18:47:14浏览:196 来源:中交一航局二公司   
核心摘要:灌浆料坐上“太空电梯”,这点厉害了~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海风轻拂着瓜亚基尔湾的港口,混凝土骨料顺着建设者构筑的“太空电梯”飞速穿梭。石粒与砂石轻轻碰撞桩壁,溅起清脆悦耳的施工“音符”,在海天之间奏响奋进的旋律。一根根灌注桩如雨后春笋般破海而出,勾勒出码头雄伟的“钢铁脊梁”。这一幕发生在中国港湾承建、公司施工的厄瓜多尔波索尔哈码头2A阶段项目建设现场,施工团队自主研发桩帽整体式模板,让灌浆料如同搭乘“太空电梯”般高效输送,推动打桩施工驶入“加速道”。 波索尔哈多功能码头2A阶段项目需要将原码头延长至700米,并新建一座232.5米的码头。然而,作为扩建工程,施工团队面临双重挑战:既要确保既有港口运营不受干扰,又要加快新码头建设,工期压力尤为突出。按照传统施工方法,需在打桩完成后现场支模浇注混凝土形成桩帽。但该方式无法满足工期要求,还增加了人工及物料成本,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度。 “我们可以采用装配式结构,打桩的同时提前预制桩帽,再通过分层灌浆将桩基与桩帽粘结成整体。”项目生产负责人葛茂强在前期策划阶段,借鉴国内经验提出了预制结构方案。打桩与桩帽预制同步推进的方法,可有效破解施工难题,获得监理和业主的一致认可。 但在实际施工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桩帽高达4.4米,按照每2米必须分层浇注的工艺要求,原本整体的预制桩帽需“拦腰截断”分段预制。如此一来,时间和成本都额外增加,还衍生出桩帽分段处需要处理施工缝的新难题。 “能否为桩帽量身打造一种特殊整体式模板,实现分层浇注而不必分段?”面对这一技术瓶颈,项目总工徐文鑫提出了创新构想。基于桩帽高但壁厚仅12厘米的特点,团队成功研制出一套在外模2米处设置可开合浇注孔的新型模板。 施工时,团队先采用“帮包底”结构将外侧模板整体吊装并固定在桩帽上,随后打开浇注孔进行下部混凝土灌注。待浇至2米标高后关闭孔洞,再从顶部完成上部浇注。这一设计有效保障了施工质量与效率,成功移除了分段预制的技术障碍。 然而,新挑战接踵而至。由于模板与桩帽同样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形,且安装时底部距地面有15厘米间隙,导致其在拆除过程中因“头重脚轻”易发生滑落,可能砸伤桩帽表层混凝土,还可能产生安全风险。 面对这一难题,徐文鑫与团队从《流浪地球2》“太空电梯”汲取灵感,提出为模板增设升降功能。他们在模板的内模与外模分别设置了通过旋转螺栓控制外模垂直升降及内模径向伸缩的花篮螺栓调节系统。改造后的整套模板,能够像“电梯”一样沿着桩帽外壁平稳移动和固定,并降落在指定高度。 “太空电梯”安装到位,拆模工作更加安全快捷,困扰项目团队的打桩施工难题迎刃而解。“9月6日,第116根灌注桩正式完成,我们提前完成打桩任务的60%。”从初期略微滞后到如今迎头赶超,这座码头正如一条巨龙,逐渐舒展雄伟身姿。徐文鑫目视远方,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眼前,“太空电梯”徐徐升降,打桩平台稳步向前延伸,一根根灌注桩破浪而出,巍然屹立。新旧码头交汇之处,创新智慧正熠熠生辉。 素 材 | 《筑港报》、厄瓜多尔项目部 供 稿 | 王广宇编 辑 | 张   恒 校 对 | 邵高明审 核 | 刘   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新朔铁路运输处持续大干集中修

上一篇: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进度再刷新,码头即将投产运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