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五公司在东南沿海有座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漳州,正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吸引着无数建设者的目光。自1996年踏入漳州这片热土以来,四航局以拓荒者的姿态,深耕海洋经济,书写了一段段向海而兴的辉煌篇章。
从初入漳州建设后石电厂煤码头及防波堤工程,到如今厦门港招银港区泊位、漳州核电厂等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蓬勃兴起,四航局不仅见证了漳州的日新月异,更以实际行动为这片热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拓荒立业,向海而兴 站在厦门环岛路向南眺望,一片繁忙的港口图景映入眼帘:吊臂森林与碧蓝海面间,满载着集装箱的货轮拖曳着白浪,自东而来缓缓入港,又装载新的货物离去。但回溯至20世纪90年代,这片蕴含着无限的潜力与希望的土地尚处于待开发的沉寂状态。
1996年,四航局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开拓者的勇气与决心,毅然投身于这片未知的建设征途,并迎来了在漳州的开篇之作——漳州后石电厂系列工程,包括综合码头、煤码头和防波堤工程等建设内容。
▲福建漳州后石电厂煤码头及防波堤工程(2000年)
漳州后石电厂的工地,工程项目、种类都较多,总工程量大,是四航局有史以来最大的工地群之一。施工现场分为四个点,跨度大,几个项目的施工都经受台风的袭击和潮汐的考验。为了尽快使煤码头施工达到陆上施工条件,广大职工齐心协力,冒着寒冷刺骨的季候风,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把潮汐表变成作业时间表,如期完成了多项工程。
福建漳州后石电厂工程,原是四航局与中建二局联合的项目。经过公司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出色的表现,四航局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在福建建筑市场的信誉明显提高,成为好几个项目的总包单位。
2000年,国内水工市场急剧萎缩,生产任务严重不足。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四航局积极主动向国内高速公路市场开拓业务,践行四航局“北上南下、西进东征”的经营战略,福建漳诏高速公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所承接的工程项目。
▲漳诏高速(2002年)
漳诏高速公路A2标段全长19.2公里,是四航局当时承建的最长的高速公路,A2标段不但是高速公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还是四航局这个传统的水工队伍“登陆”的第一个特大战役。沿线的地貌多为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的丘陵、山谷,需高挖高填,其中各种涵洞76处,大小桥梁23座。
由于当时四航局公路施工管理经验严重不足,更为不利的是项目部对当地的市场环境不够熟悉,工程面临工期滞后、项目亏损的不利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四航局迎难而上,严格履行合同,调遣大量的人员和设备投入施工,于2002年6月16日按照业主要求圆满完成工程建设,得到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的充分肯定,为四航局开拓福建市场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2004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漳州以及周边地区的项目建设,四航局在漳州开发区租下一块土地,成立漳州预制厂。
▲2004年漳州预制场现场
此后二十年里,依托预制厂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支持,四航局在漳州建筑市场大展身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沉箱、管桩、护岸砌块等构件,通过严格质检后,迅速运抵四航局在各个工地的施工现场,为漳州沿海的多个重点工程提供坚实的“骨骼”。这些散落在漳州的码头、隧洞、路桥勾连成势,渐次铺展开一幅名为向海而兴的画卷。
———— / END / ————来源丨《四航》杂志、中交四航局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