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汲取榜样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是触手可及的信念更是照亮前路的光芒在中铁七局广州公司的建设征程中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不同系统,却肩负同样使命
他们身处不同岗位,却始终步调一致
他们或是深耕基层,用坚守诠释初心
或是锐意进取,用创新点燃激情
为弘扬先进典型、激发奋进动能,公司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
【榜样力量】专栏,带您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聆听他们的故事,汲取前行的力量,共同见证那些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之光!
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近
从账本到纪规:一位工程纪检人的成长之路——郭超锋。
从账本到纪规:一位工程纪检人的成长之路
郭超锋,200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助理会计师,现任公司纪委。获得公司“2021年度优秀员工”荣誉。
2009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郭超锋,怀揣着对经济领域的热忱,开启了职业征程。大学期间,老师用真实案例拆解枯燥理论,让他第一次读懂了会计分录背后的经营脉搏——原来每一笔账目,都是企业运行的“心跳”。也正是从那时起,严谨与责任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扎根。他深知,财务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而是企业信任的承载者。这份敬畏,为他日后十余年的职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铸就职业底色 初入单位,郭超锋便进入财务岗位,一干就是五年。经手项目资金流转、成本核算的日日夜夜,让他深刻体会到财务如同企业的“毛细血管”,一个小小的小数点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2014年,他转到审计岗位,也悄然改变了他职业生涯的轨迹。从“记账人”到“查账人”,视角的转换让他开始用更宏观的眼光审视企业运行。
在随后十年的工程项目内部审计工作中,他深耕工程项目内部审计,聚焦基建、EPC总承包、专项改造等领域,累计参与百余项工程审计,30余次担任交叉审计主审。有一次,在对一个重点基建项目进行审计时,通过细致比对材料出入库台账,他发现应扣未扣款项超百万元;在亏损项目审计中,抽丝剥茧还原资金流向,助力企业挽回大额损失。他用专业与执着,一次次为工程效益筑起“防火墙”。
在交叉审计中磨砺担当之刃
集团公司内部工程项目交叉审计主审的经历,成为他审计生涯中淬炼专业能力的核心“练兵场”。这类审计需跨子公司、跨项目统筹,既要适配集团公司统一审计标准,又要贴合不同项目的个性化特点。作为主审,他带领团队锚定工程项目全周期关键环节,从招投标文件与采购制度的符合性审查,到施工阶段变更签证的真实性核验,再到竣工结算与成本核算的精准比对,每一步都聚焦“防风险、控成本”,为集团工程项目筑牢了内控防线。
从最初跟着前辈学习写审计底稿,到后来带领团队制定方案、协调多方、撰写报告,他渐渐从“单兵作战”的审计员,成长为能“统筹帷幄”的带头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在财务岗位的深厚积淀,面对工程审计中复杂的资金往来与成本归集,他总能凭借权责发生制、成本分摊等专业知识,快速锁定异常点。同事常说:“有郭哥在,账目里的‘猫腻’藏不住。”
以归零心态再启新程 2024年,他迎来职业生涯的又一次转折——调任纪委。从“查错者”到“护林员”,角色变了,使命也变了。审计重在纠偏,而纪检更重预防。他开始走进项目一线,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排查廉洁风险点。一次廉政座谈会上,一名年轻项目经理坦言:“以前觉得只要不贪不拿就没事,现在才明白,流程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也是风险。”这番话让他更加坚定:监督不是“找麻烦”,而是“治未病”。
他牵头梳理招标采购、分包管理等十大风险领域,推动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后,不仅督促整改,还协助完善制度、开展警示教育。他说:“查处是手段,挽救干部、守护生态才是目的。”
在更高平台领悟纪检铁军精神
2024 年,他被借调至股份公司纪委参与重大经济案件查办,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高规格专案。刚进专案组,面对堆积如山的银行流水与凭证,他有些手足无措,工程审计的经验虽有用,但纪法衔接的要求更严。“别怕,我们一起学。”同事递来一本标注密密麻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带着他梳理案件脉络。
这次经历让郭超锋明白:纪检工作不仅是“查错纠弊”,更是“政治体检”,必须让每起案件经得起检验。
2025年,他又获借调黄埔区纪委的机会。在这里,大数据反腐的“高效能”让他大开眼界。180天并肩作战的办案经历里,他不仅学到了先进技术,更领悟到“精准监督”的真谛。一次谈话中,被审查对象情绪抵触,他没有强硬施压,而是从对方的工作经历聊起,结合案例讲纪法、谈危害,最终让对方放下戒备,主动交代问题。“纪检工作既要讲‘硬度’,也要有‘温度’。” 他把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成了日后工作的准则。
十六载春秋,从会计到审计,再到纪检,岗位在变,角色在变,但他“守底线、护清风”的初心从未改变。如今,这位工程领域的纪检人,仍带着会计人的严谨、审计人的敏锐、纪检人的担当,在守护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审核 | 贾垒昌编辑 | 孙阿慧素材 | 党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