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航八公司为深入挖掘建设一线的生动故事,在实践中锤炼宣传队伍的笔力与眼力,推进“奋勇争先 价值创造”理念入脑入心,公司近日组织宣传团队走进株洲市石峰管网项目现场,开展通讯员实战采风活动。本次活动直插项目一线,聚焦攻坚克难、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内容,进行深度采访与素材挖掘,系统梳理项目部在工程管理中的特色做法与成果,以鲜活的笔触记录一线建设者的奋斗身影,多维度展现该项目履约取得的扎实成效。
今日,推出“聚焦·石峰管网”系列采风报道第五篇:
《“反复投诉”到“主动点赞”
》。 清晨6点,天际刚泛起微光,重型机械的轰鸣声已划破寂静。在株洲石峰区雨污管网工程现场,项目党支部书记谭锦旺的手机再次震动。“你们把路都堵死了,我的早餐店还怎么开!”电话那头,王老板的声音几乎穿透听筒。这是本周第23个投诉电话,也是项目开工6个月的第914条。
施工围挡如灰色长龙盘踞在清水路上,切割着居民的日常轨迹。作为市政工程,公司承建的石峰区雨污管网项目涉及
3个片区、73段道路,新建海绵公园10420平方米。占道施工虽不可避免,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居民的出行与沿街商铺的经营,打破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节奏。
矛盾在果园小区施工时达到顶点。
“谁敢动这里,就从我身上轧过去!”五金店张老板情绪激动地阻拦施工,面对这一突发状况,项目团队没有强行推进,而是迅速调整策略,一边请社区老书记介入调解,一边连夜优化施工方案。那一晚,项目部会议室灯火通明,“半幅施工”方案应运而生,先完成一幅路面施工并恢复交通,再推进另一幅,既保障工期,也为商户留出“经营呼吸空间”。一场阻工危机就此化解。
接连不断的投诉让项目党支部深刻反思。在党员大会上,谭锦旺坦言
“过去我们只盯着工期,却忽略了居民的生活节奏。主动沟通,才是破局关键!”自此,项目团队转变思路,推动党建工作从“悬在空中”到“扎根社区”。
谭锦旺带头深入社区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当了解到与施工现场一墙之隔的清水塘医院住院人员多为老年人时,党员先锋队队员张恒勇立即带着分贝仪蹲守病房。
“分贝值又超标了!”盯着仪器上的红色数字,他心急如焚。
项目技术团队开始与噪声
“较劲”。在密集记录237组数据后,他们像拼积木般重构施工方案。将破除路面作业精准安排在白天查房时段,混凝土浇筑则改为午夜“静音模式”。病床上的王爷爷指着监测仪笑道“现在我这心跳,比你们施工还规律。”
为进一步解决问题,项目党支部制定网格化协调管理制度,党员分片负责收集意见、处理投诉,确保每条诉求有回应,重大问题由支部集体研究解决。随着一个个投诉被化解,施工中的反对声渐渐转变为理解,甚至有居民主动为工地送水、提供周边信息。
历经 8个月攻坚,这场“城市微创手术”圆满收官。9000多米地下管网清水潺潺,10420平方米海绵公园展露新颜,73段道路恢复畅通。
从“反复投诉”到“主动点赞”,在钢筋混凝土间筑起的,不仅是城市排污的
“血管”,更是通往民心的“同心路”。
往期回顾聚焦·石峰管网①|打赢城市“血管病”攻坚战
聚焦·石峰管网②|焕新地下“血脉”,再续碧水之约
聚焦·石峰管网③|巧擒“幽灵管道”
聚焦·石峰管网④|有难题?找“老”船长!
来源:石峰管网项目部
撰稿:朱蒸天图片:李佳鑫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