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风电9月28日,中国中车“载道行远 智领未来”品牌文化成果发布活动在青岛举行。活动中,“星驰荣誉”正式揭晓。中车为优秀参赛作品颁发了“星驰科普·金创奖”,为国内外优秀科普合伙人颁发了“星驰科普·耀之星”奖。
其中,中车山东风电公司荣获2025中国中车“星驰科普·金创奖”。
“星驰”科普总结视频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科普工作要求,中国中车携手科普中国,共同启动了“星驰计划”,致力于将硬核科技转化为科普星光,折射进千家万户。通过“星驰合伙人”“星驰创享站”“星驰TALK”“星驰乐创”等系列活动,打造丰富多元、互动共享的科普体验,让科技知识温暖而有趣。
中车“星驰”科普项目以“科普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倡导铁路文物保护”为目标,致力于培育优质科普项目、培养行业科普人才、激活科普教育基地,
持续弘扬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逐步构建起具有中车特色的科普生态,生动展现中国中车的硬实力、软实力与暖实力。
一从各界精英到跨界联盟,构建科普人才“生态圈”
“星驰”科普汇聚了500余人的中外“星驰合伙人”团队,有提供坚实科学技术保障的“科普大咖”,有负责内容创作和传播的“科普达人”,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火车迷、科普作家和媒体人作为“科普外援”,他们共同组成了一支权威性与传播力兼备的科普生力军,用知识和热爱,点亮科普的星光。
中国中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冯建中,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汪宏林为“星驰科普·耀之星”获奖者颁奖。
二从车间展厅到科普课堂,激活工业场景“新价值”
中车充分发挥自身高端车间、创新工作室、文化展厅等优势资源,共激活50余个“星驰创享站”科普平台,成功举办了300余场“星驰TALK”科普活动,超5万人次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国重器”的科技魅力,知识的温度触手可及。
三从“硬核”科技到“软性”传播,实现知识破圈“强共鸣”
作为项目的核心环节,“星驰乐创”聚焦中车“双赛道双集群”产业布局,已创作涵盖高铁、磁浮、新能源机车、风电、储能等领域的100多部优质科普作品。
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张新宁、冯江华、梁建英为“星驰科普·金创奖”获奖者代表颁奖。
由中车山东风电公司提报的科普作品《退役“大风车”重生记》,凭借独特的创意、生动的叙述以及对绿色循环理念的深刻诠释,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星驰科普·金创奖”。
从“地表最快”CR450的车头设计,到“贴地飞行”的高速磁浮列车,再到新能源机车的“能量密码”;从风电光伏制氢技术的奥秘,到海上风机“不倒翁”底座的抗浪黑科技,再到“降噪天团”叶片的声学革命……我们通过创意视频、AI互动、原创漫画等多种形式,真正让科普作品“活”起来、“火”起来,实现了“硬科技”的“软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星驰”科普正是中国中车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实际行动,这必将为激发全民创新热情、建设科技强国注入新的动力。
— —来源:中国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