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二十局追光者 · 编者按 苍穹之下,总有星辰率先点亮长夜;征程之上,必有足迹刻印非凡方向。榜样,是暗夜的火种,是远航的灯塔,在平凡中淬炼伟大,于无声处响彻惊雷。
他们躬身于钢筋水泥之间,信念却高擎云天;他们跋涉于山河万里之途,匠心织就经纬通途。每一滴汗水的晶莹,折射着忠诚与担当;每一次攻坚的突破,凝结着智慧与勇毅。
让我们追随这束光。见贤思齐,汲取磅礴心力;薪火相传,点燃万丈豪情。愿榜样的故事,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田;如战鼓催征,激荡前行。汇聚微光成星河,共铸新的荣光!
晨曦洒落在北海海面,金色波光如梦幻般跳跃,也将李栋思绪牵回到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那段建设历程中。
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从小在陕西长大的李栋,
2019年5月,初临北海,脖颈常被晒得通红,汗碱在工服上凝结成霜,仿佛一张灼烫的地图。
从小不服输的那股倔劲在他历经反复湿疹、感冒后,终于克服了在气候上的不适应。
不久后,他便能坦然蹲在滚烫的水泥墩子上,捧着盒饭,呼噜呼噜吃得酣畅。这咸腥的海风,终被时间磨砺成筋骨里悄然融入的盐分。
李栋(中)现场工序梳理
在北海大桥,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现场主栈桥的完成进度与既定要求相差甚远。
主栈桥,是连接陆地与海上施工的
“生命脉络”,一旦延误,后续工序必将被动。
“一定要火速把各方面情况摸个一清二楚!”他在心底立下誓言。
白 天,他不知疲倦,穿梭在工地的每一个角落,与劳务队伍反复交流,不放过任何细微环节。夜晚,埋首于资料和图纸间,寻找问题的根源。
于是,重新调整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巧妙设置
“错位加宽道”,精准调整物料运输节奏……
大桥合龙施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主栈桥的施工进度持续加快,为后续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西村港跨海大桥主桥设计新颖、结构复杂、质量标准严,李栋主动参与到项目所有专项施工方案编写工作中。
西村港大桥全域,潮汛、台风、雷暴频繁来袭,严重威胁施工设备与混凝土结构。
李栋带领团队前期开展海量试验,从原材料的精挑细选到养护方法的优化改进,再到积极促成与中国计量大学的校企合作,最后共同攻克“海洋工程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制备与防护关键技术”。
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大桥双主墩承台封底时,李栋带领团队轮班坚守现场。
科学调度、严谨论证,细致检查水电设施与工程机械,精准计算混凝土运输时间与路线,确保了运输顺畅,承台顺利封底,完成工程重要转序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点工程,北海西村港跨海大桥技术总结工作至关重要。
“不仅要为企业沉淀先进经验,又要将工程打造成为培育专业技术精英的宝贵契机。”李栋再次笃定目标。
一边深入现场,一边埋首书桌。团队科研成果如春日繁花,
竞相绽放。 目前,北海西村港技术团队总结出90项科研成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的科研立项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将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揽入怀中。
工法、论文成绩骄人,多项方案总结获上级高度赞誉——
团队申请受理实用新型专利9项且全部授权;
申请受理发明专利38项已授权10项;1项专利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大赛一等专利……
累计数10项发明专利筑就的“海上长城”,让2544米巨龙在10级海风中纹丝不动。
大桥主墩夜间施工此外,他积极参与到手册
编写、文件总结工作,深度参与相关案例与公司《桥梁工程工序施工标准化管理手册》编写,为行业发展筑牢稳固根基。
“李总是个多面手!”身边领导同事经常这样评价他。
他是领衔后进的育苗人,以人才培养为
要,实施“星级”管理,借专业培训、交流观摩、技能考核等举措,如园丁育才,让成员各展其能。
他是精细管理的执行者,积极推动“四新”及成熟技术落地,带领团队完成18项栈桥、围堰等设计优化。
此外,30余项方案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95%,为项目效益与安全质量筑牢铜墙铁壁。
北海西村港大桥全景不知不觉,夜幕悄然垂落,繁星似碎钻般轻洒海面。西村港跨海大桥上车流如潮,喧嚣热闹,尽显繁华之态。
当前,作为广西玉林采石场项目部总工程师的李栋,仍身兼西村港跨海大桥项目收尾工作。
两个项目辗转,未有片刻停歇。
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这样忙碌的日子,李栋的身体和心灵早已完全适应了北海的气候,也跟上了这里的生活节奏。
依旧每晚伏案办公桌前,细致梳理当日工作,精心规划次日安排,时而起身凝望远处,如沉默坚毅的灯塔……
来源:梁玲玲 唐辉丨编辑:钱磊丨审核: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