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六局近日,北京公司中标京密高速公路工程六环路至西统路(京密路三期工程)6标段,这是继该公司圆满完成京密路太阳宫北街至机场南线段(京密路一期工程)5标段之后,通过优质履约、诚信经营再次拿下又一大单。
从深耕路内市场,到盘活路外市场,整个9月份,北京公司“晒”出了一张张底气十足的成绩单,收到多封中标通知书:京密路三期工程、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曲港高速上跨京沪铁路、下穿京沪高铁工程……单月中标金额高达12亿元!
守牢“根据地” 激发新活力
“根据地”就是脚下的自留地、身后的大本营,必须守好稳住,实现从有到优。北京公司的“根据地”,也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北京、河北地区的铁路和涉铁市场。
为了守住“根据地”,北京公司坚持做好“细与大”的开发文章:首先精准细分市场,铁路、公路、市政、房建、轨道交通“五指并拢”,确保市场板块捋得顺。在此基础上,强化全局思维,立体架构与区域经营双剑合璧,公司与项目部一道协同联动,确保同向出拳力道足。
一方面,路内市场向深处扎根:今年初,中标的石家庄至雄安新区铁路改扩建石家庄动车所相关工程,金额达10.8亿元,仅这一项,就占到上半年新签合同额的30%。为了守住“建大铁”这项传统优势,近年来,北京公司承建的津兴铁路实现“零克缺”“零安全事故”高质量按期开通;雄安枢纽工程策划与施工高效衔接,年底主体施工即将完成;沧州站改造工程更是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开通的目标。这些成绩得到了国铁北京局、沧州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为后续工程的开发奠定基础。
▲京密路太阳宫北街至机场南线段正式通车
另一方面,路外市场向远处开枝:北京公司承建的京密路?一期工程顺利推进,尤其是克服了1-40米预制梁跨铁双机抬吊架梁等关键技术难点,体现了对复杂工况的精准把控能力。随后,依托涉铁施工的技术团队和属地化资源,京密路三期工程也纳入囊中,中标金额5.58亿元。
从抓好属地,到多点布阵……一套开发组合拳精准出击的背后,是北京公司路内市场稳中有增,路外市场逐步扩大的生动实践。
下好先手棋 开辟“新赛道”
开拓新市场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意味着不仅要守滩,更要积极抢滩,主动到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深的领域“撒网捕鱼”,
把握新机遇、寻求新客户、斩获大项目。
抢市场不是蛮抢乱抢,要靠硬实力才能开辟新大陆。昌平线南延09标是近年来北京公司重新踏入北京轨道交通市场的第一项工程,能否圆满完成关系着后续滚动开发。施工中,项目部深知干好工程的重要性,严格盯控安全、质量、进度每项指标,不放松一丝一毫。
此前,13号线引入清河站的拨线工作,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团队组织联合踏勘15次,召开工程调度会20次,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究、推演、论证,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十二,24小时不间断作战。经过157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确保了13号线顺利引入清河站,赢得了业主单位的认可,成为开发落地轨道交通13号线声屏障项目的强大保障。
在13号线声屏障项目的基础上,项目部又接连开发了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工程08标盾构下穿京承铁路防护工程、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工程16标盾构下穿京哈、京唐铁路防护工程等项目。今年又中标了北京轨道交通19号线二期工程,系列工程累计开发金额近12亿元,让滚动开发落实落地。
赢得好口碑 打开“回馈门”
施工现场其实就是展现企业综合实力的第一窗口,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干得好、做得实,才能汇聚起“口碑流量”,以誉促揽、以质胜出,提升开发经营的连续性。
▲沧州站改造工程 为了在沧州地区站稳脚跟,项目部做到把业主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工程中标后,项目部第一时间集中精兵强将,马不停蹄地开展可行性研究、跑占地手续、推进前期测量、落实大干施工。尤其是去年的沧州市东风路下穿京沪铁路框构桥贯通工程,克服了冬季施工、场地狭小闭塞、征拆协调繁杂、地质情况多变、施工专业繁多等重重困难,得到甲方业主的一致好评。
本着“干好项目才是我们最好的名片”的原则,滚动经营的车轮一直向前转动:2014年,黄河路提升改造工程,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2016年,九和路下穿京沪铁路,缓解了沧州主城区黄河路及307国道的交通压力;2018年,307国道下穿京沪铁路立交工程,改善城区交通拥堵,拉动沿线经济发展;2024年,东风路下穿京沪铁路框构桥贯通工程,下穿沧州站7股线路、3座站台,是沧州站东西两侧居民互通的重要交通道路;任丘至黄骅港天然气管道穿越铁路防护工程,依次下穿12条既有铁路,是沧州市东西部区域的主要燃气输送动脉;2025年,曲港高速京台高速至黄骅港段上跨京沪铁路、下穿京沪高铁工程……只要口碑在、信誉在,优质工程将会源源不断、滚动不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曾经默默奉献的播种,夙兴夜寐的灌溉,最终在这个金秋收获了累累硕果。一路走来,北京公司始终坚持“干字当头、以干促揽”,在市场开发中守牢“根据地”、开辟“新赛道”、打开“回馈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素材来源:北京公司供稿:侯赛赛编辑: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