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铁路】爱上一座城,网友专程来打卡!

2025-07-19 07:07:08浏览:70 来源:中国铁路   
核心摘要:爱上一座城,网友专程来打卡!
中国铁路7月12日清晨在福州站出站口旅客胡玲丽和她的朋友 身着汉服、发髻高盘发间银簪微闪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她们从南平乘坐合福高铁而来 只为在周末“打卡”福州非遗文化“三条簪” “在社交平台刷到就被惊艳到了 特地过来打卡!”胡玲丽说 近年来福州、武夷山、上饶等地 传统文化频频“出圈” 关于合福高铁 合福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852公里,时速350公里,沿途串联起武夷山、三清山等众多景区,中国4个“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中有2个就在这条线路上。 今年是合福高铁开通十周年 合福高铁如同一条蓬勃有力的彩带 把一颗颗镶嵌在山海之间的明珠串连起来 福州:体验非遗文化“三条簪” “簪在发间,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英气。”黄秋辉说。作为“三条簪”非遗妆造复原团队的主理人,黄秋辉是土生土长的福州姑娘。 自她从母亲手中接过那支泛着暗光的老银簪开始,便和伙伴们便踏上传播“三条簪”文化的长路。 三条银簪,一主两副,刀刃形制,造型俊朗。它们原是古代福州女子以发为鞘、以簪作刃的防身之物,也承载着福建女性刚毅、勇健、俏丽的风骨。 为了更广泛传播“三条簪”文化,黄秋辉时常乘坐高铁奔赴各地参加交流和展览。从福州出发,2小时内可抵达赣东闽北,4个小时就能到杭州。她坐高铁经常辗转于西安、洛阳等地开展文化交流。 “有一次,我们在外地做完活动太晚,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回福州,只能顶着妆造直接坐高铁回来。”黄秋辉回忆道。那天她刚一进车厢,就被其他旅客询问是什么 发型。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有人惊叹“太美啦,一定要去福州体验一下”。 武夷山:候车厅化身非遗文化的展示厅 乘高铁一路向北,在武夷山脚下的工作室内,鄢晓华正捧着一件刚出炉的黑釉茶盏,细细描金。她是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更是一位“山水为墨”的岩彩艺术家。 为了学习、传承和推广这项非遗技艺,她经常坐高铁去景德镇学釉色,前往北京、杭州等地参展。“以前去景德镇,路上就要花一天时间,现在高铁通了,上午去、下午就能回。”鄢晓华说,合福高铁不仅为她节省了时间,也拓宽了非遗传播的边界。 如今,她的茶盏已经成为武夷山茶文化的“名片”之一。 就在不久前,一场非遗文化活动在武夷山北站举行,鄢晓华现场展示遇林亭黑釉茶盏的描金技艺,并为旅客讲解建盏历史,普及非遗知识。 “老师给我写了一把‘金榜题名’的扇子,寓意太好了!”张女士的孩子手握鄢晓华亲绘的扇面爱不释手。浓浓祝福,跃然纸上,也写进了旅客们心中。 “候车厅成了非遗文化的展示厅,非遗在日常的场景里‘活’了起来。”鄢晓华高兴地说。 上饶:让非遗剧种触手可及 “我是一名铁路职工,但骨子里装着戏。”身为赣东采茶戏的传承人之一,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供电段的配电所值班员廖奕常在工作之余,换下工装、穿上戏袍登台表演。 赣东采茶戏流行于江西东部山区,唱腔俏皮、身段轻巧,是“草根戏曲”中极具地域特色的一支。 为了保护这一非遗剧种,廖奕在工作之余与剧团一道走访玉山、上饶等地的老艺人,请教十几位采茶戏的前辈,查阅县志等历史资料,整理剧本与曲谱。短短三个月间,他们将《卖花线》《李仕休妻》等经典采茶戏成功复排。 “非遗戏曲不能只是‘阳春白雪’,它应该贴近生活,触手可及。”廖奕说。 今年以来,他经常参加上饶、婺源等地火车站的“非遗快闪”活动,带着戏服、道具,在候车室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演出,宣传采茶戏文化。 合福高铁连接起山与水、城与村 也串起非遗与生活、传统与未来 借助高铁的速度越来越多非遗文化在千万人次的流动中不断积淀与传扬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江西记者站(南昌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李一民 左鸿文 李创 周亚杰 李达伟 叶琳艳 黄凌杰 徐斌 谢珺 张博文 张晓华  张萌飞 陈遥 曾耀凡 裴静薇编辑:段星佚审校:高珊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铁路】坐火车出行,这些隐藏细节你知道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