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中交一公局集团党委、海威公司党委相继发布“两优一先”表彰决定。公司共有3名优秀共产党员、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集团公司党委表彰。
让我们一起聆听榜样的故事,汲取奋进的力量。
优秀共产党员十年青春献高原 初心如虹贯通途
吴立辉 久马项目总工程师 2015年7月,怀揣着建设祖国的青春理想,吴立辉加入海威公司。十载春秋,他始终扎根平均海拔3600米的四川阿坝藏区,从参与建设当时全国涉藏地区及高原高寒在建最长的13.156公里狮子坪特长隧道、国内跨径最长的民用隧道桥狮子坪索道桥,到如今在久马高速海子山1号隧道建设中攻坚克难,他的足迹深深镌刻在雪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
汶马高速 在汶马高速的2170个日夜里,“吓不跑、难不倒、压不垮”的汶马精神如灯塔般照亮前路。吴立辉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成功化解地震、滑坡、泥石流、掌子面突水等180余次险情,攻克水面浮箱机械运送、空中管道油料运输、悬崖陡坡开挖等极端施工难题,
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成功架设起当时国内最长民用索道桥,13.156公里狮子坪特长隧道顺利贯通,生动诠释了“自强奋进,永争第一” 的企业精神,他所在的施工管理部也因此荣获 “中交集团党员示范岗”。
转战久马高速后,吴立辉已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总工程师。作为四川省首条高海拔高速公路、首条高原生态文明示范路,久马高速肩负着“科技示范工程” 与“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的双重使命。项目承建的海子山1号隧道全长5319米,其1800米穿越不良地质段,面临“五个极其复杂”的挑战:地形切割如刀削、地质构造似拼图、气候变幻似翻书、生态环境脆如薄冰、工程环境密如迷宫。作为青年党员,他牵头成立“云端隧道”青年突击队,带领团队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针对隧道变形难题,自主研发可调节支撑装置、连接钢板焊接定位装置,将传统三台阶法优化为“微台阶三阶七步预留核心土法”。2024年5月13日,他带领团队在隧道内连续奋战12小时,反复调整支护参数、实施加固措施,最终实现预应力锚索精准嵌入岩层,隧道初支变形得到有效控制,防坍控变成效显著,设计变更优化达1.4亿元,多次获业主考评第一,累计获得奖励800多万元,成为全线观摩学习的标杆工程。
“来了即是奉献,坚守就是成功。” 这是吴立辉常挂在嘴边的话,更是他十年践行的准则。他始终以现场施工重难点为突破口,以提升技术安全性与经济性为目标,带领团队持续攻关,累计斩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省部级工法22项、技术发明及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专业技术论文29篇,先后获评集团公司青年英才、第二届科技之星等荣誉。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这是他扎根高原的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入党誓词。2020年6月13日,突发大型泥石流席卷工地,他与项目团队紧密配合,组织326人安全转移;2022年11月23日,隧道遭遇涌水突泥,他踩着没踝的泥浆组织抢险,在冰冷的泥水中连续奋战8小时,直至现场溜塌得到了有效控制。
如今,吴立辉依然奋战在雪域筑路一线,将继续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与更多高原筑梦者并肩奋斗,让初心如经幡般迎风飘扬,用担当铺就雪域天路,让青春在党旗的指引下绽放最绚丽的光芒!
来 源 | 党群工作部(品牌宣传部)
责 编 | 王伟审 核 | 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