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喜报 7月16日,重庆高速光伏项目传来喜讯,合长高速草街服务区正式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碳中和评价,获得“高速公路零碳服务区认证”,标志着重庆高速公路服务区集群在“零碳运营”的道路上率先迈出关键一步,为交通行业低碳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示范样本。
此次获得碳中和认证的服务区集群是重庆高速公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核心成果之一。该项目紧紧聚焦交通干线的关键节点,在15个收费站、3个服务区的屋顶以及停车场棚顶等闲置空间精心布设了总装机容量达6.3兆瓦的光伏发电设施。由此构建起的“光伏供电+智能用能+碳抵消”闭环体系,让服务区的电力自给率超过80%,剩余的电量、并入电网,形成了“自发自用为主、余电上网为辅”的低碳供能模式。从“光伏+服务区”的初步尝试到实现“全场景零碳”,是一场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
“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服务窗口’,日均人流量大,用电需求十分集中,是交通领域减碳工作的关键场景。”项目负责人张杰说道。自2024年项目启动建设以来,团队始终以“双碳”目标为导向,通过三大举措成功破解了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一是优化施工方案,采用轻量化的光伏组件与装配式安装工艺,使得工期缩短了30%;二是强化全流程安全管理,建立“施工-运维-应急”三级安全体系,实现了零安全事故;三是深化跨部门协同,联合高速运营单位的养护、机电、路产等部门制定专项保障方案,同时主动对接属地供电局、发改委、高速交巡警等单位,打通了电力接入、审批验收等12个关键环节,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高效落地。
随着光伏设施的稳定运行,服务区集群的减碳效益正持续释放,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诠释着这份“绿色账单”。经测算,该项目年发电量约454万千瓦时,这一电量相当于能满足1.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耗145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534吨。
来 源丨重庆光伏项目
供 稿丨周波编 辑丨赵寅初 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