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三公司>>清花高速TJ10标项目智慧环形梁场施工任务全部完成
>>马坞西寨四标项目SUP-25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完成
>>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17103标土建四工区
上李朗站主体结构深基坑(7-41轴)开挖前条件验收通过
清花高速TJ10标 7月15日,清花高速10标项目智慧梁场2877片箱梁预制任务全部顺利完成,历时670天,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果。
项目智慧梁场制梁区长560米、宽62米,占地面积约105亩,环形生产线整体呈“4层6区”空间立体化布局,空间由下至上为地面轨道运行层、纵向布料层、横向鱼雷罐混凝土运输层和桁吊运输层,平面依次为钢筋加工安装区、混凝土浇筑区、蒸汽养生区、张拉压浆区、回轨区和存梁区,节省占地6.7亩。梁场采用智能液压模板、移动台座和智能蒸汽养护,实现了模板安装及拆除、混凝土养护等环节的自动化控制与数字化管理,每片箱梁从钢筋绑扎到完成张拉、压浆仅需3天,生产效率较传统梁场提升约233%,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
在“四新”技术应用方面,智慧梁场运用钢筋加工采用数控自动弯曲剪切中心根据图纸和配料单所表示的规格、尺寸自动弯曲成型制作预制箱梁各个钢筋构件的标准试样,确保其误差应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底腹板钢筋每道胎架骨架一侧设置滚珠式钢筋限位器,一侧设置滚珠式波纹管道限位器,顶板钢筋胎架设置钢筋间距卡槽、端部靠齐挡板,卡槽设置序号,确保钢筋安装过程钢筋数量与梁长匹配,保证钢筋外露长度和整齐度。为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外侧模采用液压式模板,面板采用不锈钢,液压模板采用智能模板控制和振捣控制系统集成控制,模板及振捣可通过遥控操作,内模采用两段式液压模板。预制箱梁浇筑采用鱼雷罐+布料机空中有轨运输系统代替罐车运输方式,空中有轨运输系统由叫料系统自动循环控制+遥控运行和布料,单片梁板浇筑时间可以减少1.5小时,梁板浇筑作业人员可以减少3人。在梁板养护环节,项目利用蒸养控制系统可连续控制蒸养温度及持续时间,保证了预制梁蒸养时长和质量。蒸汽养护采用一托二生物颗粒燃料蒸汽发生器,有效降低养生棚升温过程的能源消耗,环保且燃烧后污染物少,相对于电力蒸养设备可降低成本投入,经济效益良好。张拉采用前卡式智能张拉千斤顶,节约钢绞线成本约20万元。通过将各类高新技术应用到箱梁预制全过程,既确保了产梁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保证项目节点目标顺利完成,又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后续,项目团队将持续弘扬攻坚克难精神,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全力以赴推动清花高速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常琪)马坞西寨四标7月16日,马坞西寨四标项目SUP-25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施工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本次试验段位于路基K100+600-K100+900 左幅,长度300米,宽度11.23米,厚度8厘米,设计混合料692吨。
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项目相关负责人现场指导把关,各部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从人员培训、方案制定、设备使用、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超前策划,统筹安排。特邀项目公司、总监办技术骨干全程参与指导,现场技术人员对施工各环节严格管控,投入福格勒2180摊铺机1台,悍马138双钢轮压路机3台,徐工XP303胶轮4台,1.5T小双钢轮1台,水车1台,混合料运输车20台,形成高效施工体系。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精细化、标准化管控措施,全面强化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优化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进度把控。
下阶段,项目将持续做好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现场监督与隐患排查力度,推进下面层及上面层施工任务,以“抢工期、保质量、抓安全、促效益”为核心,确保项目关键节点目标如期完成。
(高琼)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17103标
土建四工区 7月15日,深圳地铁17号线一期17103标土建四工区上李朗站主体结构深基坑(7-41轴)开挖前条件验收顺利通过,标志着上李朗站主体工程进入土方开挖阶段,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李朗站位于龙岗区平吉大道与金科路、平朗路交叉口,沿平吉大道南北向敷设,车站于既有10号线上李朗站平行布置,与10号线形成换乘关系。本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前设交叉渡线。车站长度353.080米,标准段基坑宽21.1米,基坑开挖深度15.5~17.7米,采用明挖+局部暗挖+局部盖挖法施工。
验收会上,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上李朗站基坑
开 挖前条件验收准备及自查情况、基坑开挖前条件核查情况。随后建设、设计、勘察、检测、监测、监督等相关单位检查了相关内业资料,在现场实地查验后,认为本次验收工作准备充分,流程规范,内外业均满足验收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下一步,项目部将严格按照开挖方案,以安全生产为底线,做好施工过程管理,精准控制开挖深度和坡度,确保基坑稳定性,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
(王亚梅)编辑|崔育扬 审核|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