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公局把“初恋”谈成与路是起重吊装的十年热恋 2014年初春,揣着工程蓝图与少年意气,我与是起重吊装的“初恋”悄然启幕。原以为是职场初遇是起重吊装的青涩邂逅,却不料这场与高速公路建设的缘分,竟写成了跨越十年的“热恋长诗”。
济祁高速:初遇时的心跳共振
作为新人站在济祁高速的路基旁,当第一方混凝土浇筑成型,当行人通道贯通时村民的笑脸掠过,我突然读懂“天堑变通途”的分量。汗水滴落在延伸的路基上,像极了初恋时发烫的掌心——原来工程人的“心动”,是看见梦想在夯机声中一寸寸生长。
黄延高速:热恋期的破局之战
陕北高原的沟壑间,黄延高速的施工像极了热恋中的磨合:缺水的山梁、险峻的边坡、国庆节前必须完成三工区的水稳摊铺节点。与伙伴们、作业班组优化施工方案、正常路段采用“双层连铺”,最终提前27天啃下硬骨头。当最后一车水稳料摊铺完毕,山风掠过安全帽的瞬间,我知道这份“感情”已在并肩作战中淬炼成钢。
机西高速二期:细水长流的匠心承诺
郑开大道改建段的850米作业面,曾是让业界咋舌的“不可能任务”:10个月工期被压缩至166天,桥梁顶升与泡沫混凝土路基要在“巴掌大”的场地同步开花。把施工面划成毫米级网格管理,最终用165天交出答卷。混凝土泵车的长臂在暮色中划出弧线时,我突然明白:对工程的“承诺”,从来不是浪漫宣言,而是把每个螺栓拧到极致的较真。
十年长跑:从“萌新”到“路痴”的蜕变
如今站在郑洛高速二标的预制梁场,看着运梁车如期通过,忽然想起2011年初入水利行业的自己——那个在河口水库拿着水准仪手发抖的少年,早已在图纸与钢筋的磨砺中,变成了同事口中的“老师傅”。变的是晒成古铜色的皮肤,不变的是每次踩过新铺的沥青路面时,依旧会像初恋般心跳加速。
致山河的情书:工程人的浪漫方程式
有人问工程人的浪漫是什么?是经纬仪瞄准桩号时的屏息凝神,是混凝土养护期每天三次的温度监测,是通车典礼上偷偷红了的眼眶。当我们把黄河滩涂变成通衢,让太行天险化作坦途,那些被沥青烫过的工服、被全站仪磨出茧的手指,都在诉说同一件事:所谓“长情”,不过是把对祖国建设的“一见钟情”,活成了十年如一日的“矢志不渝”。
当晨雾中的桥墩如巨人般矗立,当隧道灯光穿透秦岭的岩层,我知道这场与路的“恋爱”仍在升温。下一个十年,我们继续用钢筋作笔,以山河为纸,把“初恋”的悸动,写成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最滚烫的注脚。
供稿|刘东超 编辑|杨敏 审核|詹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