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交通报》:“绣花”皖南山水间

2025-07-11 19:32:03浏览:74 来源: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中国交通报》:“绣花”皖南山水间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在皖南是起重吊装的山水画廊间,一条承载着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期盼是起重吊装的高速公路——安吉至旌德高速公路宁国至旌德段(简称安旌高速宁旌段)正全力冲刺今年年底通车目标。其中,由中交隧道局承建是起重吊装的安旌高速宁旌段三标项目集高填深挖、软基处理、结构物密集等难题于一体,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咽喉工程”。项目团队凭借着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在崇山峻岭间绘就了一幅品质、智慧与绿色并行的壮美画卷。 速度与精度精准碰撞 在全线第一个完成房屋拆迁工作,第一个实现混凝土拌和站及钢筋加工厂投产,第一个开始桩基施工,第一个完成路基交验,第一个实现左幅贯通……自项目开工以来,安旌高速宁旌段三标项目以“五个第一”跑出了“中交速度”。速度的背后,是项目管理团队精细管控的厚积薄发。 安旌高速宁旌段全长约32公里,其中,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的三标段线路全长8.9公里,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面对紧迫的工期压力,项目经理孙忠明带领团队在精准拆解工期、科学调配资源、严格过程控制的基础上,倒排工期制定三级进度计划,增加设备与人员投入,展开“平行施工”作业。 皖南多雨,项目积极应对,建立了“短临预报—应急响应—动态调整”机制。2023年年底至2024年7月间,当地降水频繁,路基工程中的便道、涵洞、挡墙及防护工程进度面临严峻挑战。为此,项目提前储备防雨布、抽排水设备,优化施工时序,利用雨停间隙开展施工,设置防雨棚保障关键工序连续作业。 安旌高速宁旌段三标项目路基二队负责人罗世元介绍,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下,项目管理人员24小时现场值守,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硬是在雨季里啃下了25万立方米软基换填这块“硬骨头"。 安全与品质双线攻坚质量和安全是工程的生命线。 在质量管理方面,安旌高速宁旌段三标项目以“首件制”为抓手,牢牢抓住质量“牛鼻子”。项目总工杨渊介绍,项目每开展一项新工艺,必先打造“样板工程”,以涵洞施工为例,在首件工程拆模后,项目组织全员“找茬”,累计优化细节23处,最终形成标准化作业手册,并在全线推广。 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建立了“政府监督+企业自检+第三方评估”的三级体系。于高风险作业区设置智能门禁系统,人员未佩戴安全帽或未接受安全交底则无法进入,并在深基坑、高边坡等危险区域设置智能监测预警装置,一旦触发预警5分钟内即可启动应急响应流程。同时,项目还推行“安全积分制”,工人发现并上报隐患可获得安全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凭借“人防+技防+制度防”的立体防控体系,项目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获评安徽省公路水运工程信用评价AA级。 智慧与绿色交响共生 走进安旌高速宁旌段三标项目施工现场,智能监控大屏实时跳动着路基沉降值、混凝土坍落度、设备运行时长等各类数据。孙忠明告诉记者,这是项目建设的数字孪生智能建造指挥中心,也是整个工地的“神经中枢”。该中心通过BIM模型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覆盖全标段的“数字镜像”,只要出现异常状况系统就将自动触发预警。 项目还坚持智能化、自动化、工厂化加工理念,在钢构件加工厂配备自动化生产线,全流程实现工厂化生产、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50%。此外,绿色施工在技术创新的加持下更显张力:拌和站的封闭式料仓里,喷淋系统可实现定时启动;三级沉淀池里,施工废水经过“沉淀一过滤一絮凝”三重净化85%都能循环利用;弃土场生态修复工程中,项目利用无人机航测数据生成三维地形模型,智能计算客土喷播的最佳厚度与植被配比,形成“智能修复一生态自洽”的良性循环。 来 源 | 《中国交通报》 供 稿 | 李闯校 对 | 彭梦晨责 编 | 刘诗阳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网)
下一篇:

【中铁十局集团】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到中铁十局烟台在建项目调研,朱卫东参加

上一篇: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增城南站输电线路迁改工程7B#-14#顶管区间顺利始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