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三公局6月23日,以“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
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全面开启。三公局以节能降碳与绿色发展为理念,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三公局总承包公司应用数字化管理
利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
赋能节能增效和低碳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节约和效率提升
引领绿色转型BIM技术驱动智能设计创新
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优化节能设计与可再生能源集成,降低建筑耗能,通过创新设计方法,实现节能增效。
智能能耗模拟优化 滨州会展中心房建(二)项目通过 BIM 模型对接专业能耗分析软件,输入气候数据、设备系统等信息,模拟建筑全年供暖、制冷、照明能耗。输入照明数据后,优化窗洞位置和透光材料,降低人工照明能耗,实现节能增效。
可再生能源高效集成 济南地铁8号线五工区项目山东大学站利用BIM 模型模拟太阳能光伏板设备的布局,通过日照分析确定最佳安装角度与面积,计算发电量占建筑能耗的比例,减少化石能源依赖,焕新引领低碳设计。
智能选线减少土方浪费
沿太行项目施工便道通过自动选线算法动态调整路线纵坡,使挖填方平衡,实现土方自给,减少取弃土场征地,路线选线时自动规避不良地质区域和生态保护区,实现绿色建造。
BIM技术赋能绿色施工实践
在绿色施工阶段,利用BIM 技术实现低碳施工与资源高效利用。
世界湿地日无人机-BIM融合减少交通碳排放
南百项目前期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与BIM模型整合,建立BIM+GIS电子沙盘,替代传统人工现场调查作业次数,减少现场作业频次和交通碳排放。
临建绿色布设节材节地
焦平项目通过BIM可视化技术优化施工区域、设备位置和材料堆场分区。通过“所见所得”形式,提高场地空间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和土地占用,焕新引领标准化临建。
管线综合优化避免返工
深化BIM管线设计解决碰撞、净高控制等问题,避免返工和浪费,实现低碳建造。
滨州阳光城项目利用BIM技术优化管线分析并跟踪处理了大量图面问题,有效提升了施工图出质量,净高分析报告已列出净高最低点44处,车库区域未发现低于2200区域,管线碰撞点位优化16处,通过优化和提前发现施工问题,避免了返工和材料浪费,降低碳排放。
滨州会展中心房建(二)项目作为典型的酒店项目,机电专业非常复杂,管线纵横交错且对净高要求非常高,为确保各区域净高满足标准要求、提升建筑品质,BIM工作组按照各区域净高控制要求进行净高综合分析及优化,通过机电模型管线排布深化,最大限度提高了使用空间,实现节能增效。
资源循环利用创新多个项目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预制梁喷淋循环养生系统。
BIM模型规划预制梁场养生管道和排水循环,通过设置控制系统和增压水泵,各支管安装电磁阀分别控制台座供水开关,台座内部设伸缩式旋转喷头,保证梁板养生过程中覆盖面积,通过手机APP进行互联,定时循环开启装置,养生水经沉淀池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消耗,焕新引领绿色工艺。
BIM技术优化智能运维体系
滨州研究院一期项目采用智慧照明系统高效控制,智能运维提升能效,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运维,包括照明回路开关控制、亮度调节和维修记录管理。通过视频联动优化照明能耗,降低人工维护成本,提升建筑运营效率,实现节能增效。
来源:总承包公司编辑:魏维主编:鲁安琪校对:杨婧初审:高亚航审核:李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