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成都公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隔壁老张家小孙子又在院里背课文了,那嗓子脆得像刚摘的脆枣,隔着院墙都钻进来,今天的月亮真排场,圆滚滚挂在天上,清光洒得满地都是,这是这些年在城里看不到的场景。
现在的农村还保留这以前的老传统,七点多吃完团圆饭大人们已经在忙着给小孩子们洗漱了,这时候的村子静悄悄的,连狗都懒得叫,就剩脚底下的土路咯吱响。月光白花花的,净得没一点杂色,盯着看久了,竟真盼着月亮上真有广寒宫,有桂花树,说不定吴刚正抡着斧子砍树呢,跟老辈人讲的故事似的。
之前刷短视频,刷着个乡下月夜的片段:月亮悬在头顶,薄云跟纱似的飘着,田埂上的草、路边的杨树叶,都让月光照得清清楚楚。文案写着“以前的夜就是这样,月亮亮得很,摸黑走夜路都不用打手电”。视频里的光有点晃眼,可我咋看咋眼熟——我们小时候的月亮,可不就这么亮堂嘛!
那时候咱才十来岁,正是淘得没边儿的年纪,村头的柴草垛、墙根的猫洞,啥地方都想钻进去瞅瞅。一到月圆夜,我就跟二柱子、狗蛋几个爬村头的麦秸垛顶,坐着看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没有啥歌声,也没人讲啥文绉绉的故事,就傻坐着发呆。月光软乎乎的,给地里的玉米秆、路边的老槐树都蒙了层薄纱,朦朦胧胧的。不远处的小河沟,水面泛着冷光,没风的时候,连月亮的影子都沉在里头,静得能听见蛐蛐叫。
那时候多好啊!月光没杂质,空气里都是麦秸和泥土的味儿,连日子都透着股纯粹劲儿。那轮月亮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站在底下,连呼吸都觉得轻省。
想着这些年城里工地上,赶上夜里还干活,到工地时都快半夜了,各式灯一打开,跟撒了一地星星似的,把工地照得跟白天一样。人喊机器响,闹哄哄的,倒给冷清的野地添了不少热乎气。
这时候才想起,当天是中秋。要是没这些机器、没这些干活的人,这儿该多静啊,秋虫在草里叫,月光铺在地上,跟咱村里的月夜一个样,这只有跟月亮比亮的灯,嗡嗡响的机器,还有一群人铆着劲儿干活的热乎劲儿。
收工之后,他们还会赏月吗?那时或许月已落下,激情冲上夜空,化作满天繁星。月是无法赏了,只有留待来年中秋夜,若无施工任务,他们定会与家人围坐赏月,给孩子讲讲中秋月夜下的城市里的高楼林立建设参与的荣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隔壁老张家小孙子还在背,脆生生的声音裹着月光,顺着村道传出去好远好远。
END信息来源丨凤凰汇榴园项目 王国安
本期编辑丨后云川扫码关注中铁五局成都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