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10时许,市博物馆工程建设现场,巨大的立方体外形和与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圆形结构均已完整地呈现在记者面前,博物馆一侧的景墙也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吊臂在工程主体顶部进行水平支撑的吊装;主馆的外立面上吊车,外装饰石材干挂作业正在进行,密集的方形平面支架已经基本焊接完成。进入博物馆工程内部,水电、消防、暖通管道的预埋安装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与此同时,室外配建设施的土方开挖也在进行。
市博物馆是我市弘扬铜文化,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建设项目。博物馆总用地面积5941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9200平方米,工程投资概算约为1.4亿元。该工程桩基础工程由原市重点工程建设局代建。2011年1月中旬,市博物馆项目桩基施工正式开始,后因种种原因项目一度停工。
2013年8月,市建投公司接手市博物馆工程后,安排专人对项目建设遗留问题进行了梳理,理清了复工思路并积极推进工程建设。2013年9月初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工程钢结构后场制作开始,10月中旬,所有钢结构制作完成并顺利通过核准、报验、检测环节,11月底进入钢结构吊装阶段,12月5日主体完工,12月底完成桁架吊装。目前水平支撑的吊装完成后,整个钢结构吊装就全部完成。
期间二手吊车,为了抢抓工期、节约成本,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日夜施工吊装专项施工方案,确保了钢结构吊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铜陵营造集团重钢生产副经理翁长华告诉记者,市博物馆钢结构制作吊装虽然从外观看没有特别之处,但其内部结构及吊装工艺非常复杂。这样的钢结构吊装,按照常规作业,至少需要2个月,而市博物馆工程仅花了一个多月时间。
项目现场总监代表何鹏飞告诉记者,施工现场每天有近40名工作人员,同步开展外装饰、管线预埋和土方开挖等作业,双休日、节假日都不休息。下一步,工程将进入内装饰、智能化设备安装、外立面青铜鉴装饰施工及室外景观施工等。但目前已进入隆冬时节,室内室外作业均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难,且场外强弱电、水、气等均未开始施工,部分工序仍在开展招投标前期工作,这些都对工程进度造成很大影响,还需要多方配合,才能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本报记者 方文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