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海上风电成本|【深度】一年无新标,海上风电过冬?

2021-10-16 12:56:03浏览:428 来源:中国吊装网   
核心摘要:“去年下半年至今,海上风电项目几乎没有新的招标,也没有新的订单。海上风电高额的补贴引发抢装热潮。他预计,海上风电的成本下降方面,明后年都难有大的起色。另一位风电民营开发商高管也对界面新闻称,目前海上风电的造价仍较高,长期技术储备、管理和运维经验仍不充足,降成本难度较大。”田庆军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还没有一款海上风机经过平价考验,度电成本的计算较为理想化。

记者 | 席景华

编辑 | 张辉

海底打桩、安装地基、吊塔、机舱、叶片……北至山东,南至广东。在中国东部的广阔海域,吊装船和工人随波逐流,奔向海上风电场。安装施工。

与来势汹汹的装机浪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上风电招标市场平静。

“去年下半年以来,海上风电项目几乎没有新的招标,也没有新的订单。” 近日海上风电成本,多位风电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在抢装潮之后,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将在短时间内进入寒冬。

有风电企业表示,除“十三五”期间剩余项目外,还要做好半年到一年的空窗准备工作。

界面新闻获悉,三峡能源和华润集团正准备启动海上风电项目,但业内反应平淡。

“整机商家很谨慎,毕竟无补贴价格还没有达到行业可以接受的空间。” 海上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负责人一位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

2021年是我国海上风电装机的最后一年。今年年底前已获批(立)并并​​网的项目,可获得0.85元/kWh的标杆电价,享受约0.4元的补贴每千瓦时。这个千瓦时的补贴金额大约是目前陆上风电的三倍。今年之后,海上风电将全面进入无补贴时代。

海上风电的高额补贴引发了安装热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15万千瓦,占去年306万千瓦的70%。

据瑞轩新能源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轩咨询)预测,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并网容量将新增83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创下年度新高——同比增长 171.24% 。

海上风电成本

2017年以来,海上风电发展加快,装机容量大幅增长。2015-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为36.0500万千瓦、59万千瓦、116万千瓦、165.5000万千瓦、198万千瓦、306万千瓦。

随着补贴的退出,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面临悬崖困境,预计明年将无法延续往年的增长势头。

为什么没有新订单?

新订单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海上风电无法承受电价“减半”的冲击;另一个是各大开发商和整机厂商都在抢着安装。

根据补贴退坡政策要求,今年已开始招标风机设备的海上风电项目不能享受电价补贴。但目前海上风电建设成本仍居高不下,实现平价的压力较大,导致开发商对新招标的需求不足。

“补贴取消后,海上风电进入低谷期是不争的事实。” 一位中央电力公司风电业务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海上风电与平价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需要政府的适当支持。

他预测,未来几年海上风电的成本几乎不会有大的改善。

另一位风电民营开发商高管也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海上风电成本仍然偏高,长期的技术储备、管理、运维经验还不足,难以降低成本。

该负责人表示,业内呼吁沿海省份提供省级补贴,但只有广东省明确给予补贴,而且是一次性补贴。与之前的全生命周期补贴方式相比,补贴力度有所收窄。“一些沿海省份说要支持海上风电,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雷雨小。”

与此同时,风电主机厂和开发商正忙着抢着安装,无暇顾及未来的项目。

“没有新标和中标是正常的市场波动。” 瑞轩咨询创始人兼总经理孙文轩告诉界面新闻。

海上风电成本

他表示,按照相关政策要求,从2020年开始,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启动抢装相关工作,包括推进存量项目建设、锁定吊装船租赁期、项目相关设备等。采购供应期等。

孙文轩表示,2021年抢装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各大发电集团的主体工作将重点推进已在建项目。在建项目要争取年底前并网,面临巨大压力。

海上风电产业仍处于成长期,项目建设热情高涨。同时,也在检验产业资源和协同效应。

界面新闻了解到,目前整体施工船舶资源较为紧张,加之持续降雨、台风等天气条件,缩短了海上作业窗口期,项目建设充满挑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风电整机企业负责人行业研究员告诉界面新闻,今年开发商没有竞标海上风电的另一个原因是设备和建设成本现在处于高位。明年,如果相应配套设备价格下降,业内希望对部分项目进行招标。

该人士表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海南、广西等省已出台海上风电“十四五”规划,各省地热热量不会减少。不过,这部分的装机容量预计在三年内。一年后才能真正推出。

存货三年?

“海上风电距离实现平价还有三年,这三年我们将更多地依靠现有项目的支持。”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海上风电成本,688660.SH)总裁助理兼海上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吴盖在2021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表示。

风电风电回应界面新闻称,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部分项目都是“十三五”期间因各种原因未能在2021年底前并网的项目。

吴盖指出,“十三五”期间,已获批接近开工建设的存量项目约1000万千瓦。预计在真正平价前三年,每年将有300万千瓦的装机基数。

海上风电成本

电力风电认为,这些项目经过风测、地质调查等充分前期准备,开发条件良好,可接近平价建设,有可能成为支撑行业向2023年转型的主力军。

该公司指出,开发商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获批的海上风电项目。风电设备企业无需担心产能过剩,建设单位无需担心平价后闲置设备。整个产业链可以顺利度过平价时代。头三年很艰难。

孙文轩告诉界面新闻,受起重船、运输船、施工队伍、窗口期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存量项目远超年内可并网容量。

据瑞轩咨询内部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内获批存量项目4900万千瓦,开工项目约1600万千瓦。

孙文轩表示,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各大央企和国有发电集团对可再生能源增量需求较大,现有项目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他认为,2022年至2023年,海上风电市场将出现短期下滑和调整,但总体水平仍将保持每年500万千瓦以上的增长,除2021年外均超过上年水平,因此它“不能归类为低潮期”。

孙文轩预测,从2024年起,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再次提高到每年6-800万千瓦的水平,“十四五”期间新增并网容量将达到3400万千瓦。

也有较为乐观的观点认为,今年年底将有新的招标重启。

“年底前至少会发布500万-600万千瓦的招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预计年内招标的项目大部分将在明年5-6月开工,并逐步转化为装机容量。

远景能源高级副总裁田庆军也告诉界面新闻,未来海上风电不会有明显缺口,因为下半年可能会有数百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包电项目出炉。今年。

田庆军说,首先是把之前批准的项目转为平价项目,然后重新招标,比如广东、浙江、山东等;二是年底前各省竞标江苏、广西、山东、福建等一批海上风电资源。

“预计“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2000万千瓦二手吊车,理想情况下达到3000万千瓦。田庆军表示,由于部分海上风电平价项目今年底才开始招标,明年装机容量可能会迎来低谷。, 但从 2023 年开始恢复正常。

金风科技(002202.SZ)总工程师翟恩迪在2021年全球海上风电大会上指出,平价初期,投标少、订单少是短期现象。

金风科技还回应界面新闻称,海上风电行业有自己的韧性和基本规律。预计今年下半年,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将陆续启动。

平价压力

与新增装机量的下降相比,行业需要担心的是海上风电如何承受平价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燕多次公开呼吁,希望中部和沿海省份能够出台扶持政策,帮助海上风电平稳过渡到平价上网。未来三年。

他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统筹,坚持集中连片开发,机组规模不少于100万千瓦;海上升压站和海底电缆的电网投资,成本包含在输配电价中。

此外,通过“补贴奖励”方式,支持重点产品和项目的创新发展,推动行业实现跨越式创新;设立海上风电开发促进基金,推动项目长期贷款利率低于3%;调整中央企业投资收益的考核要求,如降到6%或更低。

有开发商告诉界面新闻,沿海省份经济实力雄厚。在可再生能源用电量、配额制的要求和“3060”目标的指引下,如果沿海省份加大对海上风电的支持力度,海上风电的发展将很快迎来拐点。

目前,广东省已经出台省级财政补贴政策,江苏省也讨论了近半年的相关政策。

孙文轩告诉界面新闻,江苏省是否会最终引进还是个未知数,主要是由于我省海上风电市场相对成熟,建设环境和条件比较友好,近年来建设成本下降较快。 .

海上风电成本

福建省近期加大了对海上风电发展的鼓励力度。本省建设成本中等偏高,适合一定程度的补贴缓冲。

由于地处低风速资源区,施工环境复杂二手吊车,极端天气多发,山东、广西等新兴市场相对更需要补贴。目前,省级规划和政府鼓励相对活跃,但省级补贴的声音还没有传递到外界。

上述开发商向界面新闻提到,平价政策下,建设单位仍要求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收益率在6%以上,这对海上风电项目成本构成严峻挑战。

对于央企的开发商,经济账和政治账都要计算。他建议,适度降低海上风电投资回报。

孙文轩表示,曾有央企降低项目收益审批要求的情况。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为了抢夺资源,完成年度开发任务,一些开发商降低了陆上风电项目的盈利要求。

未来三年将是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实现新型大容量机组的应用、专业化建造船舶和设备的调试、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将带动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降低。

“行业更注重资源,而不是技术创新、质量和安全。” 田庆军告诉界面新闻,目前还没有海上风机通过平价测试,每千瓦时的电费计算比较理想。

“海上风电的发展需要更加理性。” 上述电力央企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整机业务近三年可以进行技术沉淀。

风电电力也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行业正处于“抢购潮”的冲刺阶段。当订单较少时,行业主体应集中精力攻克技术难关。

中电风电表示,整机厂商需要结合各地区资源特点,推动海上风机向“大容量、轻量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问题是提高装备国产化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技术突破。

施工单位需要建造适合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和深海特点的施工安装船,以提高施工设备的效率;设计院需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推广嵌岩单桩基础和吸管基础的应用。共同努力,降低启动海上项目的难度和成本。

金风科技还告诉界面新闻,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处于成长期,需要应对每千瓦时成本、风险控制、市场拓展等挑战。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节能风电浙江项目|浙江自然董事会秘书回答:节能减排是国家战略。在公司建设绿色工厂的计划中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