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风电叶片市场深度研究
近日,在广东珠海三角洲龟山二期风电场风力发电机叶片,广东电网自主研发的8MW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综合测试平台正式启动现场测试。预计5月完成平台首台海上风电机组并网试验。
广东阳江沿岸、珠海、汕头等地区的许多海上风电建设工地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2020年至今年2月底,广东累计投运海上风电113.2万千瓦,建设规模突破800万千瓦。预计到2030年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
为更好地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南方电网将海上风电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计划2021年底前在广东建成6个海上风电输电项目吊车,预计保电600万千瓦,力争700万千瓦。输送千瓦级海上风电。
据悉,叶片是风力发电机最基本、最关键的部件。其优良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扇叶对材料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重量较轻,还需要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疲劳等特性。因此,目前风扇制造商广泛使用复合材料制造风扇叶片,复合材料占整个风扇叶片。比例甚至高达90%。
随着刀片市场的扩大,成本和售价都会下降。但是,具有规模、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企业,降成本的速度会快于售价,利润也会超过平均水平。我们认为10%-15%的净利润率更合理。在风电的主要部件中,叶片的门槛相对较低。由于供需紧张,盈利能力好,很多企业进入叶片生产领域。除了整机厂建设的刀片厂,雨后竹笋等新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0多家。 随着供需紧张局势的缓和,刀片行业将经历一个从混乱到寡头、从供不应求到均衡的过程,从暴利到微利,市场将形成几家规模超过1000台的寡头垄断企业,这些企业的业绩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他厂商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渐被边缘化。
目前吊车,全球风电叶片行业有十几家大型企业,生产能力超过1000套。其中,外资企业主要有美国GE、Dupiert TPI、丹麦LM(LM于2017年被GE收购),国内风电叶片龙头企业包括中材科技、中孚联众等专业叶片制造商,并具备完整国电联合动力、铭阳智能等具有自主叶片生产能力的机械制造商。由于运输半径的限制,产能分布会影响叶片市场的竞争格局,本土厂商利用区域优势瓜分部分区域市场份额。
随着风电进入规模化、平价快速发展时代,风电每千瓦时的成本竞争力增强。作为清洁燃料和清洁电力的重要来源,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和“碳中和”目标下清洁燃料和清洁电力的重要来源。中国能源发展的主力军正在进入大发展的新时代。
根据中研与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风电叶片市场深度研发前景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市场总产值分析
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国内最大的叶片制造商年产能为4000兆瓦叶片,其他厂商预计年产能在2000套左右。
图:2020年国内主要刀片厂商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