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三航三航论坛丨“软安全”和“硬安全”共同构筑项目安全长城

2021-09-26 21:33:50浏览:382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三航论坛丨“软安全”和“硬安全”共同构筑项目安全长城

 引 言 

提及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我们总是能发现一些制约项目安全发展是吊车出租的薄弱环节。有是吊车出租的体现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不够,有是吊车出租的体现为制度制定、工作落实不到位。其实,我们可以将意识教育定义为“软安全”,制度执行定义为“硬安全”。只有同时做好两者,相互发展促进,才可共同构筑安全长城。否则,就可能出现瘸子走路的现象,最终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功亏一篑。



做好“软安全”并不简单,需要循循渐进。可以简单概括为三步,即安全氛围的营造、安全教育的灌输、安全意识的渗。做好这三点,终才能将安全生产意识扎根到施工者心尖。这要求“软文化”构建者,即实施意识教育的安全管理者既要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要有娴熟的教育本领。


安全氛围的营造,营造一种施工必须保证安全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工作,生产施工者会潜移默化的对不安全行为产生警惕,并加以关注。安全氛围的营造可以通过张贴安全横幅、制作安全展牌、开展安全竞赛、树立安全标兵、进行安全演练等形式实现。但对于安全氛围的营造,要把握好量,恰到好处即可,否则过多则“艳”,过少则“淡”。



安全教育的灌输要建立在安全氛围营造的基础上,被动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按照现在的安全生产形式需求,安全教育的灌输不仅要发放宣传册、组织集中学习和现场讲解,还要更加深入的开展以“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将种类丰富的“安全大讲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进班组”等活动带进日常安全教育的全过程。除此以外,把VR体验、安全体验馆等现代化手段应用起来,改安全教育被动为安全教育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灌输的实效性。


安全意识的渗透实施起来较为困难,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首要条件就是让受教者感受到施教者的善意与真诚,形成“同频伙伴”。形成这种关系的关键是“工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项目部可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党支部保落实”等活动,将一线生产工人需要的日用品如花露水、肥皂、蚊香等送到他们手中,消除工人夏季被蚊虫叮咬的烦恼,让他们感受到项目部的关心。此外,通过聊家常的方式,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硬安全”的两个重要因子是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落实。



完善的制度是打造“硬安全”的基石。构建集中统一的大安全体系,理清“安全生产网格化”、“一图三清单”和“日常安全检查表”等安全管理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形成各板块安全风险体系分析,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只有将安全管理通过完善明确的“硬制度”严起来,才能把各类不规范操作、冒进行为管束在完善的制度里。


制度的落实决定着“硬安全”的管理效果。在制度落实里,我们要理性,要当“冷面法官”。实际生产过程中,鉴于工人队伍素质的差异性,或高温天气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些例如高温拿掉安全帽降温等小的安全隐患时常发生。这些不安全行为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一经发现,要立即按照制度惩罚。一定要将制度的落实执行到底,严禁因“打打招呼”、“说说情”取消惩罚。当然,也会有管理人员执行制度不彻底的现象。这时我们可以鼓励工人队伍进行监督,严格按照奖惩制度对其进行批评、惩罚,真正做到安全管理“实起来”、“严起来”、“好起来”。



只有“软安全”和“硬安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方可构筑项目安全长城,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策划:三航局党委宣传部
供稿:张城
编辑:王心慈


觉得好看,请点赞↓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三航质量提升在行动⑥丨守护“50年约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