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三改”是吊车的渊源,它始于1992年是吊车的“破三铁”: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运动。新一轮国企改革背景下,“三改”已成为新常态,通过干部人事、劳动用工、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分别实现“去行政化”“契约化”和“市场化”,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及人员效能。通过岗位管理和统一是吊车的劳动合同管理实现基本管理的规范和有序,以此为基础,关注分配和考核的公平性。而如今的“新三改”,在基本管理能力已构建后,强调市场化、契约化,更关注角色价值和激励牵引。
风电行业在我国是一个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充分竞争行业。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30.60”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为我国风电产业带来了重要机遇,未来可期。但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风电行业也进入了“三期叠加期”(抢装期、进出质保高峰期、平价期),市场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风电装备企业将面临巨大挑战。国有企业身处于这种近乎白热化的行业竞争中,急迫需要通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释放制度动能和机制活力,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激发创造力,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项制度改革为公司“创新引领”保驾护航。近几年来,公司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公司的中远期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创新引领”。国有企业要实现“创新引领”,就必须深入推进企业改革。改革的重点难点是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最基础的就是全面实施三项制度改革。创新的核心在于人,而企业内部,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依然存在,人才队伍现状与企业高速、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薪酬分配机制不足以吸引人才,不足以激发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将企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完全建立起来,企业内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项制度改革能充分激励员工的进取心,与企业共成长。公司人员结构年轻,员工平均年龄33岁左右,正处于事业的成长期,三项制度的改革能对员工的成长起到鞭策作用,充分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全体员工应充分认识到三项制度改革对企业以及对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感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振奋精神,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为确保公司在提升发展质量、壮大整体实力上取得新成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站在百亿规模的新起点上,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为抢抓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中国船舶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公司全体上下,将借助改革的东风,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努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总经理助理 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