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发展是吊车的重要生态水体,是华北地区最大是吊车的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华北之肾”。近日,国务院报告显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实现阶段性目标,水质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多家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 由承接设计是吊车的府河入淀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是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为改善入淀河流水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白洋淀
白洋淀,上承九河、下注渤海。多年来,由于上游城镇污水排放、淀区船只污染,加之生态流量减少等因素,白洋淀水质不断恶化。2017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大决定,称其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新区规划建设,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湿地全貌
2019年1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中明确指出,在河流入淀口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白洋淀生态缓冲区,构建生态屏障。府河河口湿地就此应运而生。
工程鸟瞰图
作为华北区域最大的河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该项目总占地面积4.23平方公里,工程任务是以净化府河、漕河、瀑河来水水质为主,兼顾应急处理突发水污染事故和恢复湿地生态。
府河河口湿地工程是北京院承接的第一个大型功能型人工湿地项目,自2019年6月中标以来,备受中国电建集团以及雄安投资集团重视,从方案构思到敲定,从初设到施工图,北京院用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工作。
府河河口湿地
工程现场测量
针对府河来水碳氮比低、氮磷浓度高的特点,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和水生植物塘”于一体的近自然水质净化工艺,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立方米每天,水质净化区占地面积约3.15平方公里,总水力停留时间约9天。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引退水工程、水质净化工程、生态修复及景观工程和物联网工程。
工程总平面图
根据区域水系,引退水工程在府河、漕河、瀑河3条河流上分别建设节制闸,通过疏挖府河与漕河、漕河与瀑河间连通渠,将3条河道来水汇合引至调蓄池,经泵站提升进入前置沉淀生态塘前端1号配水渠,水体经连通涵管均匀分配至12个并联的前置沉淀生态塘,并依次经过每个前置沉淀生态塘的生态塘、好氧塘单元。好氧塘出水经2号配水渠、湿地配水支渠均匀分配至潜流湿地,出水经集水支渠、干渠入水生植物塘。水生植物塘中水流流经沉水植物区、浮叶植物区、苇海台田区、万亩荷塘区,其中10%出水回流至瀑河与漕河连通渠,90%经疏挖退水渠回归府河。
水清微簇浪 荷风满淀香
2020年6月,府河河口湿地通水调试。目前,府河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日均处理水量已稳定达到25万立方米,调试期氨氮浓度降低约67%,总磷浓度降低约58%,已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功能性人工湿地。这是北京院在大型人工湿地工程设计中的硕果,也是北京院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一个新的标杆。
扫码关注我们
文/图|生态环境工程公司
编审|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