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接触到系统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要求每个人都遵守的程序或行为规范,也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律、礼仪等规范或一定的规则。规格。那么如何制定制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
为正确使用设备,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结合石窑店煤矿实际情况,制定了石窑店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一、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操作证,持证上岗。
(2)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三知四技能”(懂设备结构,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安全保护原理,能操作、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
(3)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润滑常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如所操作设备的注油位置、润滑油脂的牌号、润滑油的用量、注油周期等,以便做好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
(4)设备操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做到“五严”(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重点现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巡检制度、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5)设备操作人员应专心操作操作,认真操作,发现异常问题应立即停机检查。设备的日常运行情况应及时向维修人员和班组指挥部报告。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一)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现场作业情况,做好环境卫生和设备卫生工作,营造清洁、畅通的设备运行环境。
(2)根据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的要求,配备设备安全保护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并按照《石窑店煤矿安全保护装置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试验。
(三)为大型固定设备配备必要的监测诊断仪器仪表,提供必要的维修场所,定期对监测诊断仪器仪表进行校验,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建立健全必要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1)建立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应包括:
一个。设备的主要性能和最大允许载荷。
b.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起步、停车顺序、操作注意事项)。
C。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d. 设备备案填写要求。
e. 设备清洁、润滑、维护和检查方法的基本要求。
F。运维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G。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
H。设备和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二)建立轮班制
重要作业设备必须实行轮班制。换班由设备操作员执行。轮班期间,应结合日常设备检查,进行轮班设备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个。继任者检查继任者是否胜任该职位。
b. 继任者检查继任者工作职责的履行情况。
C。交接人员共同对设备卫生和环境卫生进行交接检查。
d. 交接人员应当共同检查交接现场存放的工具、材料和消防设施。
e. 交接人员共同检查交接设备各运行部位温度、各仪表指示数据、各润滑部位油位、油量。
F。值班人员应共同检查设备各部分的振动、声音及紧固程度。
G。交接人员共同检测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三)建立设备包机制度
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建立设备包机制度。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小电器都包给一个人,责任明确到人。承租人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和使用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设备和工作环境卫生,确保清洁。
4、建立设备经济运行体系
(1)对于大型固定设备,运行负荷应按设备的额定负荷确定,不得使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
(2)对于大型固定设备,其工作条件尽可能在高效区运行。当通过检测发现设备本身和系统工况不在高效区运行时,应及时安排检修。确保大型固定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3)矿用设备应在规定的额定值下运行,完善电机综合保护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防止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4)根据负载情况及时调整设备的运行方式,减少空载损耗。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2
1、机械操作,应将袖口系紧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由女工拉入帽内。
2、机器和动力机的底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应装有防触装置。
3、机器、仪器、工具等必须在工作前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使用。
4、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做好绝缘,电线不得与金属物捆绑在一起。各种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并设置单一开关。在临时停电或停工的情况下,必须打开并添加制动器。
5、施工机械、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超负荷轮换。发现异常情况,应停车检查,不得在运行中修理。
6、电气设备、仪表、管道、设备的试运行,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传动中不允许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和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7、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时,应切断电源。当不能切断电源时,应采取隔离保护措施。起重机不得在架空输电线路下作业,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应放下吊臂。在架空输电线路侧面作业时,无论在任何情况下,臂架钢丝绳或重物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短距离不应小于表中规定。
1kV以下输电线路电压 1—20kv 35—110kv 154kv 220kv
传输线允许的最短距离(米) 1, 5 2 4 5 6
8、行车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潮湿的地方或在金属容器中工作时,运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12v。
9、压力容器应有安全阀、压力表,避免日晒、碰撞、氧气瓶,防止油脂污染。乙炔发生器和液化石油气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10、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激光或y探伤操作区域。
11、从事腐蚀性、粉尘、放射性毒害作业,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并经常积累经验。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3
机电设备由机动部门统一管理,由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合格证的操作人员操作。
1、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定期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和完好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
3、设备保护装置应完善:
(1)机械设备中靠近地面的旋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条、砂轮、联轴器、转轴、滑轮、皮带轮等必须装设牢固的防护罩。经常打开的防护罩应与启动机械设备的电气开关形成联锁,即当防护罩打开时,设备不能启动。
(2)机械设备的制动器、离合器、限位器和联锁装置应灵敏可靠。
(3)每台机床应有单独的电器开关,随时切断电源。
⑷机床工作灯、钳工台灯电压不得高于36伏。
(5) 干磨、铸造等产生粉尘的作业,应有吸尘装置。
油冷和电火花加工机床应有油雾抽吸装置。
4、禁止使用有裂纹、裂纹或强度不足的砂轮。安装或更换砂轮时,切勿用锤子敲击,以免砂轮产生裂纹。安装时,砂轮的夹紧法兰不应小于直径2的1/2或大于1/2。法兰与砂轮之间应垫一毫米厚的纸。
5、起重设备:
(1)起重设备必须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操作前和操作中必须做到“四检查”和“两个禁止”。
“四查”是:
(1)检查行车和起重制动器的可靠性。
⑵ 检查车辆各部件或三脚架是否牢固。
⑶ 检查钢丝绳是否破损,钢丝绳夹具是否紧固。
⑷ 检查起吊物是否系紧、悬挂牢固。
作业的“两条不准”是:
(1)起吊物不得越过人和设备。
⑵起吊物不得超过葫芦、吊车的设备吨位。
2、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1、各种用电设备必须有完备的防雷、接地设施,灵敏可靠。
2、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的防爆性能必须定期检查和调整。
3、各种用电设备不得超负荷使用,必须按期维修保养。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4
为加强设备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设备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及设备管理规定,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设备规划与采购
1、规划采购的设备型号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2、所购设备应具有完整的技术资料、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购买特种设备,设备必须是具有生产许可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疫局)和安全认可证书的生产企业的产品。
4、进口设备应有设备维修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
5、认真检查、验收、调试新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建立设备管理档案
1、对新购设备和进口设备及时建档。
2、建立相应的设备安全操作、使用、维护保养规程和岗位职责。
3、收集整理所有相关资料,确保设备技术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特种设备实行注册制,取得验收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3、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护
1、设备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安装技术规程的要求安装、调试和使用。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
3、特种设备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制度➤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和操作。
4、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等安全使用和操作管理制度。
5、根据设备使用性质制定轮班制。值班负责人对轮班或集体使用的设备负全部责任,使用者对专人使用的设备的安全负全部责任。
6、大型精密设备必须严格执行定人定机管理办法。
7、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特种设备规定执行,持证上岗。
8、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并做好日常检查和保养记录。
9、制定设备安全和技术性能定期检查制度。根据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技术参数,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设备运行过程的安全。
4、设备安全事故和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1、因不安全因素造成的设备损坏和设备事故。根据设备损坏的程度,设备事故分为:
(一)一般设备安全事故:零部件损坏,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下。
⑵重大设备安全事故:设备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5001元至5万元。
(三)特大设备安全事故:造成设备报废或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
2、设备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
(1)发生一般设备安全事故后,经营者、使用人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
(2)发生重大、特大设备事故后,经营者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并向公司负责人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公司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
⑶坚持对各类设备安全事故“四个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处,及时报告,严肃处理。
(四)对领导、管理人员和因玩忽职守、违反规章制度、违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而造成设备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分或经济处罚和责任的程度。构成犯罪的,由执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设备报废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危害安全生产的设备和国家、行业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2、积极推荐先进的新设备、新材料。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5
为保证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正确、科学地操作机电设备,对安全操作规程作如下规定:
1、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必须以《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结合具体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可行。
2、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负责起草安全操作规程,领导小组讨论定稿,报机电处审核。
3、安全操作规程必须落实到每一位从事该类工作的员工。员工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每个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每月学习一次,并将学习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存入单位档案。
5、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挂在墙上,挂在机房或机房最显眼的地方。
6、设备如有改造,应相应修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使用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报机电部批准。
7、各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应装订成册。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范例)09-24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信息01-01
机电设备综合管理系统07-04
机电设备综合管理制度01-01
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08-27
公司机电设备管理制度07-04
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研究论文01-16
机电设备使用、保养、维修管理制度-工程01-01
浅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管理信息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