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局绝不懈怠!中铁二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1-08-06 22:08:29浏览:1130 来源:吊车   
核心摘要:绝不懈怠!中铁二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单选题】在国家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党中央确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农业


【填空题】参建的      是新世纪建成的第一条铁路新干线,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投产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是继京沪、京广、京九、京哈之后形成的我国第五条南北大干线,对开发陕西省和沿线煤炭及矿产资源,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选题】正确选项:A。

填空题】西康铁路。

<<  滑动查看正确答案  >>



当前,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叠加暑期出行高峰,疫情扩散风险加大。8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提前安排谋划、主动采取措施,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积极协助地方做好防疫工作,全力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


01

全面开展防疫摸排



各单位扎实开展好人员摸排管理,对员工健康状况信息及流行病学接触史摸排监控,做到全覆盖、无遗漏;重点对居住在或14日内出入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以及与确诊患者(出行路线)有密切接触的员工信息进行摸排,并按照属地街道(或社区)统一要求进行应对,精准做好风险排查管控。四公司依托劳务管理系统,对9000余名劳务工 “14天以来有无疫情发现地旅居史” 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排查,其中,无锡地铁4号线天河项目部安排专人对每一位农民工进行行程轨迹查询,一旦发现有停留在疫情风险地区人员,将第一时间上报主管部门并进行核酸检测。


02

扎实开展日常防控



各单位全面加强员工日常管理和出行管控,近期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中风险地区,避免与来自中风险地区人员接触。确因工作需要外出的,必须向所在单位和社区进行报告登记,并做好个人防护。对进出办公场所人员进行管控登记,必须佩戴口罩,实行“测温亮码”通行。同时,对办公区、职(民)工宿舍、食堂、活动室、公共电梯等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消杀,确保职工安心健康办公。各单位备足备齐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酒精、消毒液、体温枪、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指定专人对防疫物资进行动态管控和发放管理,及时将防护用品发放至职民工手中,确保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03

抓好防疫知识宣传



各单位强化宣传教育,倡导全体员工佩戴口罩,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常备消杀物资,筑牢疫情防控思想防线。严格出国、归国员工防控要求,进一步完善境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保障体系和应急体系,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群体性疫情。各基层项目利用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每日班前讲话等平台拓宽宣传阵地,使职民工了解掌握更多日常防疫知识。金甬铁路项目通过部门负责人培训传达、安全防控试题测试、微信群发、安全宣传小分队等方式对职民工进行全覆盖疫情防控安全教育;通过班前短会、座谈会等分批次组织进场民工进行培训学习,确保全员接受防疫安全培训。


04

有序推进疫苗接种



高度重视职工疫苗接种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所属各单位主动与地方政府、社区医院联系,积极邀请、配合社区医院到单位开展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召开疫苗接种动员专题会、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做好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引导协调和数据统计等工作。目前,已组织完成两万余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共同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05

助力地方疫情防控



面对疫情,各单位在确保自身安全和施工生产正常推进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志愿者队伍助力属地防疫,用实际行动展现着央企责任和担当。南京片区项目组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栖霞区燕子矶社区、鼓楼区宝塔桥街道方家营小学社区等地承担起往来车辆和人员查验、核酸数据输入、现场秩序协调维护等工作,极大地充实了基层防疫力量。南京禄口皮草城项目配合政府维护市场公共秩序,协调平完成400余商户的6次核酸检测,得受到当地社区及医院的认可。长沙地铁6号线项目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免费提供核酸检测”活动,项目志愿者全程做好志愿服务,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疫情尚未结束

防控不能松懈

让我们共同努力

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审核丨杜龙

编辑丨查忠明 

素材来源丨办公室、工会,四、五、六、电务、新运公司

主办单位丨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交一公局集团技术赋能绿色生态隧道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