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2月26日电 (记者何磊静) 记者26日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苏州轨道交通S1线日前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该线路建成后将连通苏州工业园区、昆山中心城区、上海花桥地铁站等地,助力苏昆沪迈入轨交同城时代。
据了解,苏州轨道交通S1线是苏州市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也是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是吊车吊运应当注意的操作流程的线路,S1线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终点设于上海花桥地铁站,全线长41.25公里,设站28座,均为地下线,预计于2023年开通运营。通车后S1线从苏州工业园区出发,预计55分钟左右就能直达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
苏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苏州轨道交通S1线为纳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是吊车吊运应当注意的操作流程的4条线路之一,S1线建成后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是吊车吊运应当注意的操作流程的辐射能力,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市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布局,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更多报道
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S1线03标首幅地连墙顺利成槽后,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苏州电视台、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集中报道。
人民网
人民网南京2月25日电(王艳)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再有新进展。记者从中铁上海工程局获悉,苏州轨道交通S1线日前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这条线路建成后将联通苏州工业园区、昆山中心城区核心区、上海花桥国际商务区等地,助力苏昆沪迈入轨交同城时代。
据了解,S1线是苏州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终至上海花桥站,全线长41.25公里,设站28座,均为地下线。今后乘坐S1线从苏州工业园区出发,预计55分钟左右就能直达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
2月24日,S1线首幅地下连续墙在莲湖公园站成功施工完成,意味着此线实质性施工的开始。莲湖公园站是其第五座车站,位于昆山市巴城区前进西路与西城大道交叉口。“车站地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路段车流量大,且土质环境受限,施工困难较大。我们在全线率先开工,争取为后续施工开好头、起好步。”中铁上海工程局苏州轨道交通S1线03标项目负责人安剑锋说。
另据了解,S1线为纳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4条线路之一,建成后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布局,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2月25日凌晨1点,苏州轨道交通S1线莲湖公园站首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完成,标志着莲湖公园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拉开帷幕,轨交S1线也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地下连续墙,是地铁站点建设过程中基坑开挖的支撑和围护结构,为基坑开挖的第一个步骤,其主要作用是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等,施工环节由成槽、钢筋笼吊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构成。“地下连续墙不仅能维护主体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像个箱子一样把主体结构和周围环境隔开。”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月23日,莲湖公园站开始地下连续成槽施工。这是S1线的首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形成一个厚度80厘米、单幅宽度为6米、深度为32米的一道混凝土封土墙。莲湖公园站位于前进西路与西城大道交叉口,地下连续墙设计80幅,全部围闭后才能保证土方正式开挖,以及后续主体结构施工。
据承建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莲湖公园站处于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该路段车流量大,交通安全风险大,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受地下承压水的影响,存在基坑突涌的风险,成槽施工风险大。现场土质环境饱受限制,给有效全面施工带来了极大难题,对项目统筹安排及施工组织带来了严峻挑战。为确保工期节点,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高效能管理”的相关要求,项目部全体成员集体攻关,群策群力,众志成城,通过各种讨论认真地进行了研究,结合现场安排、交通疏解、噪音扬尘控制等,科学编制施工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首幅地下连续墙全部施工完成,充分证明了现有施工方案的正确性。”该负责人表示,项目将继续创造并改善施工条件,严格落实技术、质量、安全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深入细致地研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可预见性,为下一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
S1线为纳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4条线路之一,2018年8月14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根据规划,S1线全长41.25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8座,平均站间距约1.5公里,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经过园区和昆山中心城区核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城等地区,终点设于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衔接。S1线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计划2023年12月开通试运营。自2018年11月中旬S1线前期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首批标段10个站点已全部取得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8个车站完成绿化搬迁;5个车站开展管线迁改工作,其中完成自来水管迁改335米,弱电管线迁改612米;渔家灯火站、莲湖公园站、鹿城路站完成一期围挡,洞庭湖路站进行导墙施工。项目建成后,S1线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对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布局,支撑昆山“五区一线”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中新网
2月23日,随着中铁上海局承建的苏州轨道交通S1线03标首幅地连墙顺利成槽,标志着S1线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该线路建成后将连通苏州工业园区、昆山中心城区核心区、上海花桥国际商务区等地,苏昆沪不久将迈入轨交同城时代。
“今后乘坐S1线从苏州园区出发,预计55分钟左右就能直达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站。”中铁上海局苏州轨道交通S1线03标负责人安剑锋介绍。
苏州轨道交通S1线是苏州市首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也是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对接的线路。S1线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终点设于上海花桥站,全线长41.25公里,设站28座,且均为地下线。其中,中铁上海局承建了S1线03标的施工任务,合同造价约7.5亿元。
据了解,苏州轨道交通S1线为纳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4条线路之一,S1线建成后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布局,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苏州日报
苏报讯(苏报融媒记者 徐蕴海)昨天上午,随着苏州轨道交通S1线土建3标莲湖公园站首幅地下连续墙开始成槽,S1线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S1线为纳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4条线路之一,2018年8月14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根据规划,S1线全长41.25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8座,平均站间距约1.5公里,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经过园区和昆山中心城区核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区等地区,终点设于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衔接。S1线采用6辆编组B型车,设计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计划2023年12月开通试运营。
自2018年11月中旬S1线前期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首批标段10个站点已全部取得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8个车站完成绿化搬迁;5个车站开展管线迁改工作,其中完成自来水管迁改335米,弱电管线迁改612米;渔家灯火站、莲湖公园站、鹿城路站完成一期围挡,洞庭湖路站、莲湖公园站进行导墙施工,为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做准备。
据承建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书记安剑锋介绍,莲湖公园站位于昆山市前进西路与西城大道交叉口,车流量密集,交通疏解任务繁重,且受地下承压水的影响,成槽难度大。经过缜密部署,项目部对一侧导改路线、管线改迁和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进行同步施工,并于昨天开始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
据悉,S1线建成后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对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姑苏晚报
本报讯(苏报融媒记者 徐蕴海)昨天上午,随着苏州轨道交通S1线土建3标莲湖公园站首幅地下连续墙开始成槽,S1线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S1线为纳入《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的4条线路之一,2018年8月14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根据规划,S1线全长41.25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8座,平均站间距约1.5公里,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经过园区和昆山中心城区核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区等地区,终点设于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衔接。S1线采用6辆编组B型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100km/h,计划2023年12月开通试运营。
自2018年11月中旬S1线前期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首批标段10个站点已全部取得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8个车站完成绿化搬迁;5个车站开展管线迁改工作,其中完成自来水管迁改335米,弱电管线迁改612米;渔家灯火站、莲湖公园站、鹿城路站完成一期围挡,洞庭湖路站、莲湖公园站进行导墙施工,为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做准备。
据承建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书记安剑锋介绍,莲湖公园站位于昆山市前进西路与西城大道交叉口,车流量大,交通疏解任务繁重,且受地下承压水的影响,成槽难度大。经过缜密部署,项目部对一侧导改路线、管线改迁和车站主体围护结构进行同步施工,并于昨天开始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
据悉,S1线建成后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对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等起到重要的示范意义。
城市商报
本报讯(记者张英)2月23日,苏州地铁S1线土建3标莲湖公园站首幅地下连续墙顺利成槽,标志着S1线工程实质性开工。
据承建方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书记安剑锋介绍,莲湖公园站位于昆山市前进西路与西城大道交叉口,此处处于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车流量密集,交通疏解任务繁重,且受地下承压水的影响,成槽难度加大。经过缜密部署,项目部实施一侧导改路线、管线改迁和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同步施工,并于2月23日开始进行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
苏州市地铁S1线全长41.25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28座,平均站间距约1.5公里,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经过苏州工业园区、昆山中心城区核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国际商务区等地区,终点设于花桥站,与上海地铁和11号线衔接。车辆采用B型车,6辆编组,速度目标值100km/h。
S1线为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4条线路之一,2018年8月14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年11月26日S1线工可报告获得江苏省发改委批复。自2018年11月中旬S1线前期工程全面启动以来,首批标段10个站点全部取得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8个车站完成绿化搬迁;5个车站开展管线迁改工作,完成自来水迁改335米,弱电管线迁改612米;渔家灯火站、莲湖公园站、鹿城路站完成一期围挡,洞庭湖路站、莲湖公园站开始导墙施工。自春节节后复工以来,S1线加强安全管理和复工检查,保证有序施工。
项目建成后,S1线将增强苏州、昆山中心城区的辐射能力,对引导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交通、产业、空间一体化布局,支撑昆山“五区一线”建设,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