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在大连造船厂李主编和老外合影咋被一些人误为是在航母建造现场

2021-07-19 22:46:06浏览:435 来源:吊车出租   
核心摘要:在大连造船厂李主编和老外合影咋被一些人误为是在航母建造现场

李保坤:对比韩国、新加坡和欧洲,我国向高端高附加值是三一吊车的海工和船舶产品升级发展,还面临很多挑战。
李保坤:作为国家是三一吊车的支柱性战略产业之一,中国造船工业目前在全球是三一吊车的产业发展大格局中处于有利的发展态势。2010年以来,中国造船工业抓住了世界造船重心由欧洲到日本、韩国,再逐步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机遇,使中国在规模和体量上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在高端船舶和海工项目上,中国已经成功建造交付了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超大型散货船、超大型集装箱和深水钻井平台等。
记者:中国造船业离“国家名片”还有多少路要走?您有什么建议?
感谢国内外产业界的多方面长期支持、帮助和指导,2018年10月的30日-31日,由广船国际主办、承办的“2018年豪华客滚船和绿色珠江游轮峰会”成功举办。
当前,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国家正推行和倡导的“一带一路”和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为中国造船和海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战略机遇和发展空间。中国造船要当仁不让地勇当“国家名片”。
记者:打造中国造船“国家名片”意义何在?
近些年来在造船、航运、海工、制造和新能源领域等活跃的李主编,因为经常走访国内外产业界,其中在著名的大连造船厂李主编和老外合影留念如下,一度被一些人误以为是在航母建造现场。该合影确实在经过大连造船厂安排同意的高端高价商船建造现场,但不是航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到船厂等单位访问,即使正常的商业工作往来,一定要经过船厂管理部门安排和同意,不能涉密。
李主编在大学本科时,生产实习就是在著名的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的一个骨干造船厂完成的。李主编好奇地说,不知道这能不能算是沪东中华造船的工友?
团队对国内外民用商业性船舶工业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实地走访了许多单位和参加了许多活动。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
挑战主要体现在:主流装备自主设计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不具备高端产品概念设计和基本设计能力;缺乏完整的项目管理和现场建造调试经验;没有制度化系统化的客户关系和主要供应商合作关系;总承包能力有待加强,已承接的海工装备项目多数为分包项目,主要为装备钢结构建造;市场开拓能力不够,营销服务水平不高,信息不足,缺乏对最新需求动态的全面了解;自身实力的宣传和推广没有到位,国际上对中国企业还存有偏见。
300多位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船东、船舶管理公司、行业协会、中外船舶设计单位、国内外客轮配套厂商、金融机构、大学、新能源公司、以及高校的领导、学者、企业家和专家等集聚一起,共同畅谈当前炙手可热的豪华客滚船、豪华邮轮、绿色航运和客轮市场等行业发展大计。
李保坤:当前,中国造船工业的整体实力应该在世界前8名。中国海工产业的主要发展优势:一是中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国际制造产业转移和综合经济国力上升的黄金期;二是产业门类齐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三是工业基础好,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四是劳动力人口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储备雄厚;五是拥有适宜船舶海工建造的漫长海岸线;六是市场容量大,金融实力强。这些优势都使造船业在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广阔的上升发展空间。
访问民营船厂
在发展策略上,我认为船企要丰富产品线,能以柔性建造快速适应市场多品种需求;高质量交付每个项目,不断积累业绩和市场份额;主动加大研发和设计力量,可以通过联合设计、共同研发和战略联盟等形式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建立有效和完备的项目管理体系,不断积累现场建造调试经验;积极发展客户关系和与主要供应商合作关系,构筑和稳固新型战略性伙伴关系;有意识培育本土化和国产化的供应链,逐步掌握和控制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企业的新成就、新形象和实力要善于宣传推广,特别是要利用国际渠道争取国际性标志项目。
在近日召开的“2015海工金融和新装备技术北京国际论坛”上,记者采访了论坛主席、中国造船业专家李保坤。
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造船业有哪些优势?
同时,也不断成长进步,人民日报人民网在2015年04月13日报道了中国海洋报记者马云采访主编李保坤的关于中国造船工业发展的观点。
原文全文如下:原标题:中国造船要成为“国家名片”
李保坤:中国造船和海工能否成为全球知名的“国家名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船厂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换个角度讲,我国的几家造船集团有可能在10年内从建造水平和总体能力上发展为世界第一梯队的企业,而其他100多家中国船厂的等级和实力则是因“厂”而异。
让中国造船成为“国家名片”是一种形象比喻。成为名片,首先可以提升产业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可以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运作。第三,强化中国造船作为国家支柱性战略产业的作用地位,助力中国造船产业的品牌推广和市场竞争美誉度。
2021年海上风电船舶技术应用和发展上海论坛将于12月9-10日举办
记者:目前,我国海工造船业还存在哪些不足和问题?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中铁七局西铁工程公司】全国生态日 丨 一起来看看我们书写的绿色答卷

上一篇:

李主编实地参观欧美海洋利器潜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