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穿运营高铁
供稿:刘福昌 蒋国玄,视频:杜颖
2021年2月5日9时58分,在苏州市姑苏区桐泾北路与北环高架路口附近是小吊车的接收井内,随着“姑苏号”盾构机是小吊车的巨大刀盘破土出洞,桐泾路左线隧道顺利贯通,备受苏州市民关注是小吊车的桐泾路北延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为工程后续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桐泾路是苏州十年来一直想打通的“断头路”,由于下穿运行时速350公里的沪宁城际高铁,是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最小行车间距3分钟,施工期高铁线路沉降须控制在1毫米,建设标准高,施工难度大,国内外没有先例。
桐泾路盾构隧道采用双洞6车道设计,管片外径13.25米,由国内大盾构行业领跑者集团采用一台开挖直径13.67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
累计沉降值仅有0.4毫米
桐泾路北延工程起点位于城北路,向南跨越西塘河,从地下穿越清塘路、山塘河、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北环快速路,与桐泾北路顺接,线路全长2.4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时速60公里。
就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一路穿越6个超级风险点
据项目书记刘新华介绍,今年春节期间,绝大多数工人将 “留苏过年”,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姑苏区虎丘街道办事处与虎丘景区已决定为他们开辟春节游览观光“景区专场”活动,邀请建设者一起来“虎丘景区”体验真正的“苏式年味”。
建设团队充分发挥多年来穿江越海盾构施工的技术优势,研发应用可视化智慧施工、智能监测与感知预警技术,通过大数据实时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先后平稳下穿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等6个高风险源,盾构机顺利到达接收井。经全程跟踪监测,数据稳定,沉降变形符合要求。
盾构机顺利出洞,最开心的是现场施工人员,他们在盾构机刀盘前面摆出各种“花式”庆祝动作,同时表达对新年的祝福。由于盾构机在入地挖掘后,除了正常维修保养外,基本24小时不停机,施工人员实行每天轮班作业(早7点、晚7点交接班)。盾构机长吴君才告诉记者,盾构机掘进三个月期间,精力一直高度集中,今天开始终于可以放心地休息调整一下,第一条隧道胜利贯通,也为下一条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右线隧道会干得更加安全优质高效。
据悉,桐泾路北延工程建成后,从桐泾路可直达永方路,比绕行节约20分钟时间,同时将打通南北片区交通联系,对改善苏州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提升苏州城市能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驾驶大国重器
因此,桐泾路隧道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控制工程,在以钱七虎院士领衔的国内顶尖智囊团队“会诊把脉”下,采用盾构隧道形式下穿运营高铁,是目前中国首条、也是世界首条下穿运营高速铁路的大直径盾构隧道。
经过3个月的地下掘进,左线隧道率先贯通,其中下穿沪宁城际高铁累计沉降值仅有0.4毫米,没有对运行高铁造成任何影响,展现出世界一流大盾构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