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够加入国际项目,而且还是来自中国企业主导是徐工吊车的项目。记得刚入职那会,我会因为马上要到中国企业上班、可以与许多来自中国是徐工吊车的同事交流而激动地无法入睡,脑海里一直在想第二天要问同事什么问题,因为当时是徐工吊车的我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父辈们口口相传的画面,以及在互联网中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我对中国始终怀着神秘、好奇以及刻在骨子里的亲近。
我经常对女儿说,等这个项目完成后,我就带她展开寻根之路——到祖先之地探亲,找寻深藏在血脉里的根与魂,每当这个时候,女儿的眼中就充满了期待,虽然年纪尚小,但总是牙牙学语地缠着我,向我问询关于大洋彼岸故乡更多的故事,就像小时候在奶奶怀里的我一样。
供稿|吴辰艳 编辑|党星 审核|曹小荣
虽然我们远在马来西亚,可是祖先们在中国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经过世代相传而历历在目。我们身在马来西亚也没忘了我们的根!华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根!我们从没放弃学华语,也因为这样,让我有机会加入二公局的项目。
转眼又到新年了。中国同事们纷纷与家人通话,送上新年的祝福,办公室也开始筹备各项庆祝活动,新年的气氛浓了,中国农历春节的脚步也近了。
基于两国文化大不同,项目还贴心地准备了许多活动让大家可以更加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中国农历春节期间,项目在组织各项文体活动的同时,还安排对挥春(编者注:挥春,即春联,在粤语地区称挥春)有经验的中方同事讲解挥春的历史及文化,并让大家有机会学习毛笔字。马来新年时,马来同事教大家唱马来歌曲、诗句等并解释当中的意思及历史,让大家更加了解到马来文化。端午节更是少不了邀请马来同事一起裹粽子!这些活动让两国同事更加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进而促进了中马文化的融合!现在有很多马来同事都能说简单的华语了,中方同事也不赖,简单的马来语根本难不倒他们!
入职两年多来,最让我佩服的莫过于中国人全面处事的思维、领导长远的计划,让我认识到一次性把事情做好以及全面思考后再行动的思维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就把跟随大家的脚步视为目标,多做多看多问,让自己能够从中学习以及提升自己。记得有一次与业主开会讨论方案时,因为两国思维不一样导致会议一度陷入僵局,但是项目通过灵活的处理方式,让大家集思广益,进一步了解和认可了方案,最终一致通过方案而顺利完成会议。这些宝贵的经验让我获益良多、增长见识。
同时,项目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杜绝任何事故发生,引入了VR实体体验以及蛋椅,这项技术在马来西亚很少被用于建筑业,对员工来说是一种福利。VR体验让员工在短时间内掌握安全作业程序、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这比普通的宣贯来的快、狠、准!不仅如此,项目还根据安全作业设计了一套工具箱,所有相关的安全作业以动画语音讲述的方式,让员工在观看动画之余了解作业程序,随后通过问答题让员工灵活思考并记录成绩,最终达到安全作业宣贯培训的目的。记得VR体验馆刚建成时,属地员工们就跑去体验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在建筑业接触这项新技术,一次次安全游戏过后他们赞不绝口。
上个世纪初,我的老祖宗从中国福建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后落地生根,到我这一辈已经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五代华裔子弟。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窝在奶奶怀里,在和煦阳光照耀和丝丝海风的吹拂下,听她讲关于中国的风土人情,以及祖先们如何到马来西亚扎根的故事,随后在一个个故事中入眠,在梦里回到那个让祖祖辈辈魂牵梦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