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疫情考验、外围环境、工期紧迫是徐工吊车的重重压力,贵公司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有序推动项目进展,均超前或按期完成了市建委、指挥部制定是徐工吊车的各项节点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项目施工任务,实现了还路于民,得到了市建委、城建集团等各方领导及市民是徐工吊车的高度评价
市建委、城建集团发来贺信,地方社区送来锦旗。
现场检查中的孔德芒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项目部更是通过不断努力,逐步成为了南京市政工程的标杆,多次被选定为试点,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在南京市得到推广。
安全、围挡等试点工作,选定在这个项目试行,并在全市推广。
“堵漏突击队”人员留影
这样的奋不顾身,累计10余次!
凌晨1点堵漏结束时,他的小腿灼伤面积已达50%,脚面几乎溃烂。现场看到的人心疼得直想掉泪,他却说没事儿。
救火队长三板斧
疫情复工初期,南京市委书记考察城建项目复工情况,在全市选定这个项目。
进行责任划分和任务分解,日计划保周计划,周计划保月计划。
供稿:张思嘉 李建光 黄聚萌
然而,项目的建设,并非顺风顺水。
长江漫滩斗砂魔
彰显企业担当的印记
泥沙很快没过了他们的靴子、膝盖、腰……
通车后的万景园隧道
“书记都来这儿了,我们更得干出彩来!”孔德芒深切感受到了大家的又一次蜕变。
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距离长江最近处仅80米,是典型的漫滩地带,地层主要成分为粉砂和粉土,遇水易坍塌。
……
孔德芒还精心推行了绩效考核制度,将施工现场分为3个区域包干负责,定产值、定目标、定奖惩。施工期间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或重大社会影响事件的,一票否决,取消当月所有奖励。
翻开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部的成绩单,光芒闪耀。
!”
“早上大门一开,运行成本就是10万元。”他深入分析人员和机械配置,淘汰不合理设备,划分责任区,精减人员,提高功效;今年2月份,因疫情钢材价格大幅下跌,项目充分周转资金,陆续存了7000吨钢材,仅此一项,就省下300多万元。
当然,扭转被动局面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刚到项目的前6个星期,因为施工组织、环保等各种原因,孔德芒先后到相关单位道歉7次:“是我们认识不到位,诚恳认错,希望再给一次机会,我们保证整改到位!”
项目职工座谈会
经过血汗中的不断总结和实践,项目部最终探索出“临江淤泥质地质条件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解决长江漫滩基坑围护结构及加固技术难题。
“陈经理,这边基坑出现涌水涌砂,您看怎么处理?”得到消息后,项目副经理陈文豪很快赶到了现场。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夹层中的流砂外漏,便会破坏砂层内部平衡,造成路面沉陷,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为此,建设者们通过水泥土搅拌桩适时调整钻头提升速度和水灰比,对基坑四周和底部进行全部固结。
这是一项高危工作,速干水泥遇水发热,极易灼伤皮肤。但他们顾不了这么多,以“90后”为主的15名年轻建设者,冲了上去。
还未真正与涌砂正面较量过的建设者,随即请来了系统内的专家,通过取芯机证实下方存在空腔。
“这一仓钢筋加工了多少?什么时候能送到……以后不能这么做事儿,负责什么就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12:05,刚走到食堂门口的他接到了孔德芒的电话。
春节过后,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用专车将工人从山东、江苏接回。2月28日正式复工时,已有207人返岗,接近往常的70%,是南京市复工复产效率最高的项目之一。
靠着这股子韧劲儿,的建设者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因为涌砂量较大,他们要用混凝土泵车打一座围墙进行封堵。
这条路不但是主城快速外环的西线,还承担着主城与过江交通之间的转换,每秒钟便有一辆车通过,建设者需要在保证线路顺利通行的情况下作业。施工组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和速凝剂不慎灌入成体鲁的连体雨裤内,腐蚀了他的裤子和袜子,甚至小腿和脚面。即使这样,他仍咬牙坚持着。
当天,的建设者们彻夜难眠,纷纷上路体验。
半个月来第一次,他看到了铁道兵身上该有的精气神儿!
“我在社区看大门!”不仅在南京的防疫一线,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身影,2020年7月份的汛期,30名防洪抢险队员20分钟内到达棉花堤渡口,确保了大堤安全。“助力疫情防控,彰显企业担当”、“战洪峰奋勇争先,共携手同舟共济”两面锦旗,是对大家付出的肯定。
挂了电话,周天愚顾不上吃饭,直接去了钢筋厂。钢筋送得早,施工进度就能更快点。
他们让南京相关单位眼前一亮:这支队伍,行!
情况危急,聘请专业堵漏队伍,已然不现实。现场施工人员来不及多想,自发成立“堵漏突击队”,带着胶皮手套,将速干水泥拌和好后,一捧捧堵在涌砂点。
11月3日凌晨,26米高的三轴搅拌机要从水西门南侧的接收井移动到集庆门北侧的始发井。
迎接完当地的重点项目大检查,10月14日凌晨2点多,他马不停蹄,赶往机场。
律动滨江,彩印金陵。11月30日,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二标东宝路至应天大街段顺利开通。曾被市民诟病的“梗阻路”变成通途,还解决了“过街难”“观江难”问题,成为了一条江畔景观大道。
最前方的泵管总是不老实地来回摆动,混凝土无法精确落在涌砂点。陈文豪和沙军抱着、另一名副经理成体鲁与施工队班长扛着,就这样,泵管老实了。
春节前的最后一战是横穿扬子江大道的最后35米管廊。施工环境非常复杂,管廊下穿北下圩沟,还有高压线和弱电线。
“不好!”2020年4月2日15:30,集庆门工区顶管始发井,10米深的基坑底部突然出现直径10厘米涌水涌沙点。工区技术负责人沙军立刻下去查看。
他们要向1000万南京市民证明自己。
为了判断涌水涌砂的具体位置,他指挥挖掘机又往下挖了半米,涌砂量进一步增加,他们及时进行回填。
2018年4月14日22点,扬子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拉开大幕。该项目全长7.1公里,是南京主城快速外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个城市隧道、综合管廊、过街通道、地下管理中心“四位一体”的地下空间综合开发项目,无现成经验参考。
2020年3月9日下午,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敬华深入制造业企业、城建项目工地、商业综合体、景区等检查调研复工复产复业情况。城建项目工地就选在了扬子江大道工地。
“等这个项目干完,你只会记得它的甜,忘了它的苦。”耳边再次响起孔德芒这句话,很多人脸上都挂满了自豪。
矩形截面顶管施工
“本来业主腊月初下通知,想让我们春节前完成顶板施工,后来因为现场情况确实太复杂,只要求打完底板。”然而,的建设者们,憋着一股劲儿,硬是在腊月二十六,完成最后35米管廊的顶板浇筑施工。
对市政工程不适应,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这支铁军骨子里就没有“退缩”这个字眼儿!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仅用了一年时间,在公司二级项目经理孔德芒的带领下,企业信誉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了一个台阶。
通车后的绿博园隧道
2020年4月10日18点,基坑迎来封底。大家刚要松口气时,侧壁出现涌砂。陈文豪带着大家又跳了下去。
。
“我们利用顶管的形式下穿地下管线和220kv电力隧道,施工截面长13米、宽4.5米,埋深5米,是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矩形截面顶管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这如同一个矩形盾构机,前方刀盘掘进,后方千斤顶推,难点在于防止道路隆起或沉降。通过精确控制,顶管下穿道路时,隆起或沉降累计不超过2公分,误差不到1公分。
突发性的涌砂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更大面积的涌砂,甚至路面塌陷。
“我们也有遇到挫折的项目,后面通过努力打赢翻身仗。”通过和项目部职工以及协作队伍座谈,协作队伍递交合同外和合同内应记未记的两份书面报告,让大家卸下了包袱。
扬子江项目部建设者
但尽管这样,涌砂现象仍难以避免。
卡节点,是他的第二板斧。
真正让大家改观的,是他的第三板斧
经过18年8个项目的洗礼,如今,他早已褪下青涩,成为一名成熟的管理者。
他的职业生涯从青藏铁路第一高桥——三岔河特大桥起步。为了560方混凝土承台的顺利浇筑,当年那个稚嫩的小伙子在高寒缺氧的情况下,曾创造过连续工作26个小时的记录。“拼命三郎”由此得名。
正是他们的坚守,在浩渺的长江畔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前过路观江很不方便,等车、等红绿灯、逆行很痛苦,通车后很开心,再也不用那么费劲了。”一位附近的居民表示。
市政工程立标杆
负责施工的万景园隧道和绿博园隧道累计长约1.2公里,同时还有泵房、顶管始发井、接收井,都需要进行基坑开挖,最大深度达21米,相当于7层楼高。
为了保证集庆门大街元旦前放开通行,必须先完成横穿集庆门大街的50米管廊。
“孔总的节点意识精细到让人不敢偷懒分毫。”25岁的周天愚是水西门工区技术主管,机灵又能干。他唯一一次挨熊就是因为节点意识不足。
而考虑到施工奋战,大家工作强度高,孔德芒适当提高了伙食标准,食堂晚上供应水果,早餐供应牛奶,还丰富了菜品花样。“干了这么多项目,这里的伙食真不错。”老铁道兵冯成金笑着说。
19天完工!这是他们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横穿马路必须临时封闭车道。看着分管副经理和技术人员们要么在指挥交通,要么在进行围挡安装和拆除,孔德芒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们积极响应南京市政监督站要求,作为南京市试点,推广新式围挡。围挡为混凝土机座,上方为合金板材百叶窗,安拆方便,防撞性能高,通风性能好,养护成本低,可以多次周转使用。项目部600米新式围挡,使用完毕后,全部转卖给相邻标段继续使用。
习惯了在山野中开山筑桥的孔德芒,一时间有些恍惚。
“希望你能来南京扬子江项目督导帮扶一下!”2019年10月12日14点,身在云南曲靖麒师高速公路施工现场的孔德芒接到了这个略显突然的电话。此时,麒师高速五标仅完成了工程量的60%。
与这50米管廊同时施工的,还有水西门隧道11仓、12仓暗埋段。如果春节前不能封顶,不但影响年后施工,还存在安全隐患。
12月1日,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来的贺信中这样写道:“
早高峰车流量
。
有着黄河大桥、公路、铁路赫赫战功的项目团队负责该项目二标段2.05公里的建设,尽管高标准落实南京市政项目管理要求,但也险些在长江漫滩“折戟”。
项目部外面就是施工现场,尽管是周末,扬子江大道依旧车水马龙。
不仅如此,他们还组织了一支“抗疫小分队”,协助当地社区进行防疫工作,每天在寒风中测温、检查出入证。
项目部还作为南京市政质监站倡导的“安全分区管理”试点单位,将模板及支撑体系、起重机具、顶管施工等主体归纳为6项危大工程,根据平面区划又分为2个管理单元。目前,该办法已经通过试点不断完善和规范,已经在南京市政工程施工中全面推广!
施工过程中,因老井封闭不严,大量污水倒灌至管廊基坑。情急之下,副经理张昌进带着人跳了下去,冒雨抢修。等他们上来时,手脚冻得都抓不稳东西了,更别说身上、脸上、头上的污泥了。
稳军心,是他的第一板斧
精于成本管理的孔德芒,在高效推进施工的同时,精打细算的本事也让大家开了眼。
“这个硬骨头,必须啃下来!”回到现实,他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