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四局平凡不平凡丨他走到哪里,钢轨就铺到哪里!

2020-12-22 18:32:50浏览:1443 来源:中铁十四局   
核心摘要:平凡不平凡丨他走到哪里,钢轨就铺到哪里!

“条件再差,工期再紧,任务再重我也没担心过,只要组织好就没有干不好是徐工吊车的活”房昭坤说,但那次工人思想有了波动,真让他头疼了。
走过万水千山,转战边疆塞外,一根根钢轨铺就了他是徐工吊车的成长之路。无惧酷暑严寒,笑迎风沙雪雨,一条条铁路讲述着他是徐工吊车的奋斗青春。
有一次,有30多个工人有了“撂挑子”的想法,房昭坤心急如焚地跑到宿舍挨个找工人聊天,一个个地去“哄”,苦口婆心地去劝,工人们的情绪才算稳定下来。
2018年1月7日,新通客专在冰天雪地里开始铺轨,项目部要在5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全线398.88公里铺轨的重任。好天气所剩无几,工期迫在眉睫,面对春节去留问题,这一次,房昭坤没有丝毫的犹豫。
供稿:刘静 编辑:袁瑞宇
2009年冬天,大四毕业生房昭坤,来到山西省柳林县,走进黄土高原的大山,住进了半山腰的板房里,在轰轰烈烈的太中银铁路大会战中开始了实习生活。
2016年5月30日,广西百色至云南普者黑正线562公里双线铺通,30天铺轨326公里的行业新速度就此诞生,至今也没有打破。
“沙漠里的水很咸很苦,能喝上一口纯净水就感觉非常幸福。有时候出沙漠的车会带一些桶装纯净水进来,房队长从不独享,都跟工人们一起喝完再喝沙漠里的水。在工地吃饭的时候,为了让工人们吃饱,他总是最后一个才吃,往往到最后桶里就所剩无几了。”与房昭坤并肩奋斗多年的任天宇说,管理二三百人的队伍不是易事,房昭坤的严管善待让他在工人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这也是他们最终提前23天完成381公里铺轨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房昭坤说,任务完成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到房间洗了个澡,然后好好地睡觉,四五天没有出房门。
随后,房昭坤转战南北,以铺轨机为伴,与施工“拦路虎”“硬骨头”过招,经历千辛万苦,攻克道道难关,看着一段段钢轨绵绵延伸。他说,每一条铁路都见证了他的成长,每一段钢轨都是他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
“大家的眉毛上,口罩上都结满了冰碴,天冷的可怕,但却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都知道如果当天任务完不成,就要影响整体进度”房昭坤一边现场盯控,一边给队员们加油鼓劲,平时8个小时就能完成的2公里铺轨任务,那一天他们坚持了整整20个小时。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在建设“铁建一流”企业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立足本职岗位,始终保持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勤恳工作、默默奉献,奋力争创一流业绩,于平凡中书写着不平凡,就像星火一样,汇聚起企业发展的燎原之势。微信公众号推出“平凡不平凡”栏目,共同倾听“平凡”背后的故事。
2016年4月底,云桂铁路终于具备了大面积铺轨条件,这也意味着五公司必须在87.3%桥隧比、15‰以上的大坡度、1435米的落差、高温涨轨严重及16处无砟有砟过渡段的重重困难下,一个月内完成326公里的铺轨任务。
11月份的黄土高原大雪纷飞,气温降至零下20多度,30多公分深的桥墩锚栓孔因雨雪积水结成了厚厚的冰影响了施工,学员们在架梁队副队长的带领下,用撬棍一层层凿开,再用勺子一点点舀出冰碴,4个人轮班,两个小时清理了32个锚栓孔,扫除了障碍。
春节期间,房昭坤和工友们完成了预定计划,为后续施工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时间。随后,他们攻克了大坡度铺轨、大量涨轨、长距离运输等业内难题,在人员、设备绝对零事故的前提下,仅用135天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线398.88公里的铺轨任务。
  
2009年春节前夕,为了保证工期,项目部决定全体人员留守项目暂不放假。房昭坤不能接受,带着几个年轻同事“气势汹汹”地去找领导“说理”。“那时候比较‘虎’,不能理解领导的安排,还大闹了一场。”房昭坤笑着说,但领导不准假,他还是带着大家“心不甘情不愿”地留了下来。
2010年初,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房昭坤与其他10名学员一起被派往湖南参加国内最先进CPJ500长铺机的操作维保培训,此设备当时国内仅有3台。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让机械制造专业出身的房昭坤对长铺机设备及铺轨施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月24日,农历腊月初八,天空飘起了雪花,夜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8度,设备的效能大大降低,工人们捂了三四层棉衣,但还是冻得直跺脚,操作起来也笨拙了很多。
培训结束,他与公司引进的长铺机一起投入到了太中银铁路铺轨施工中,从此开启了他的铺轨人生。
今年32岁的房昭坤,是五公司铺养分公司副经理,他筑路11年,参建铁路16条,铺设钢轨24000余根,累计铺轨里程超6000公里。
实干青春无惧艰难困苦
“没有信号,队员们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与外界联系只能坐车到20公里外的小山头上打个电话”房昭坤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找到微弱的手机信号,勉强跟外界联系,但当进入戈壁滩122公里处的马鬃山后,就完全没有信号了。
回想起10年的铺轨路,两个不能回家的春节让房昭坤记忆犹新。
传统的平板大列一次可装载6公里钢轨,在房昭坤的提议下,项目部设计制作了可拆式大列运输支架,可装载12公里钢轨,仅制作费就节约60多万。他们还为牵引车加装了液压起落和轨道行走设备,在通过道岔时安全高效,时间缩短一半。
“在桥上没有遮挡,我们穿着棉衣、军大衣,戴着棉帽,尽量捂得严严实实,一干活,身上就出了很多汗,但脸上捂不住,被风吹的像刀割一样疼。”那段日子让从小没吃过苦的房昭坤难以忘怀。
“没有企业大家庭的发展,哪有我们小家庭的幸福”房昭坤说“这一次的心情跟刚毕业的时候完全不同,打心眼里认为自己应该留下。”在他的动员下,工人们也都心甘情愿地留了下来。
咬牙坚持开启铺轨人生
恶劣的环境,闭塞的交通,繁重的工作,让与房昭坤一起来实习的60多个学员,不到俩月就“吓跑”了三分之二。房昭坤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这样回去太怂了”生性倔强的他选择了咬牙坚持。
回顾自己的万里铺轨路,房昭坤感慨不已:“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一下,熬过去,就是柳暗花明。”
责任担当诠释爱企情怀
“黑压压的沙墙过来,瞬间让人窒息,没有地方躲藏,只好趴在铺轨机下面,紧挨着的人都看不见对方,得20多分钟后才能找到方向。”沿线沙尘暴频繁,房昭坤印象深刻。
在京沪高铁,他见证了国产新一代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自己参建的宿州东站管区跑出了486.1公里的世界最高时速。在贵广高铁,他们将食堂搬到工地,在长轨大列上吃、住,两班人马轮流进隧道作业,创造了连续4天铺轨48公里的成绩,提前两个月完成了铺轨任务。
风霜雪雨皆是风景,酸甜苦辣都是经历。房昭坤说,16条铁路建设中的困苦艰辛令他难忘也帮助了他的成长,他庆幸自己在万里铺轨路上的坚持,也会继续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
2015年初,“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额哈铁路进入铺轨阶段,房昭坤又转战到祖国的西北边陲,挑战无路、无水、无电、无人烟、无通讯的生命禁区。
“这在环境好、难度不大的施工中也很难实现。”房昭坤说,当时很多人都表示了担心,但他只能想方设法细化方案,严格盯控,让设备时刻保持良好状态,一刻不停地往前赶。
在一段17.5公里长的高风险隧道铺轨时,房昭坤饿了就吃几口饭,困极了就在隧道口盖板上躺两三个小时,连续一个周没有下工地。
万千钢轨铸造成长基石
在准备铺轨时,由于场地受限,天气条件差,很多资深的铺架人都认为3天也不可能完成大列拼装和钢轨轨枕装车。房昭坤当即提出临时硬化3块场地,堆放大列架子及配件,将人员分成5个班组,各负其责保障拼装工作的连续性的方案,仅用8小时就让大列在移动中完成了拼装。
比起自然环境的恶劣,与世隔绝的生活更容易摧残人的意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四局震撼!高峡出长龙——陕西西镇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