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四局极目楚天舒!中铁十四局又一长江隧道获鲁班奖!

2020-12-22 18:29:29浏览:4927 来源:中铁十四局   
核心摘要:日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了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

创造了月掘进688米同类型盾构隧道施工新纪录
究竟是什么样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品质才能获此殊荣
,离1号线高架桥近距离接收;高水压江中11米
2020—2021年度第一批
 
开工必优,一次成优
建设过程中,该项目在线网资源共享、车站建筑设计、机电设备选型、生产生活用水处理等多方面实现节能环保、绿色高效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运营理念,自主创新
品质引路
据统计,工程还获得2项省部级科技奖、7项省部级工法,已授权4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6项外观专利,出版专著2部。先后获2016-2017年度全国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国铁建优秀设计奖、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现场、中国电建优质工程奖、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湖北省市政工程金奖、中国铁建杯等荣誉。
;全线多处车站基坑紧邻密集楼房、道路、桥梁,地面交通不中断、基坑变形和周边建筑
。技术成果经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鉴定委员会鉴定,
 
。管片预制施工质量控制严,生产精度高,从设备进货再到安装调试,
鲁班奖
世界上首次采用常压滚刀、刮刀复合刀盘设计,
“匠”心打磨出明星工程
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盾构段是工程总体建设工期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关键控制节点,
成型隧道无上浮、无下沉,隧道线性顺畅

长距离穿越棚户区、铁路等敏感建筑
6项核心及关键技术
,始终将科技进步和工程质量创优有机结合,打造武汉地铁工程质量新标杆。
,推广应用了建筑业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建设者连连闯关破阵
越江盾构强透水地层始发
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跟随我们去一探究竟吧 
 

 
工程于2014年10月26日开工,2017年12月26日通车。
 
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和检测
通过精细化控制盾构机的掘进参数,严格管片选型、精细操控、精准控制螺栓扭矩,确保成型管片的拼装质量,
 
浅覆土穿越
 
 
”理念,建立以
;明挖、盖挖及多种围护结构和混合支撑体系的
三年攻坚克难
供稿:李桂香
江底掘进难、沉降控制难、同步开发建设难、站段明挖施工难
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了
控制技术难,复杂环境明挖施工
通过院士指导,自主创新科技,结合BIM应用、QC攻关,建立了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共同参与的创优组织及保证措施,确保了项目安全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日前
。针对穿越长江复杂地层大直径盾构,首次在隧道管片内侧增加现浇钢筋混凝土内衬形成叠合结构体系共同受力,
科技攻关
“一个预策化”、“五个规范控制”、“六个百分百达标要求”
除此之外,建设者还要面对多重风险。
荣获中国建筑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汉口三金潭,止于东湖梨园,线路全长16.7公里。集团承建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以及徐家棚地铁站,
核心技术领先全球
建设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
确保工程百年设计年限内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工程自开工之初,就确定了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的目标,坚持“
,其中常压下滚刀齿刀互换技术、带冲刷防结泥饼功能的刀具和自旋式高压水射流泥饼切割装置
为核心的质量预控体系,以

是当时最先进的泥水盾构机。
是国内首条双层衬砌地铁盾构隧道,

由承建的
四项难题。区间盾构穿越长距离无加固条件棚户区、浅覆土河床、强透水砂层、上软下硬土岩复合地层,铁路、建构物等复杂环境,安全风险极大,徐东至王家墩站站内地下商业街全长盖挖施工,管线密布,岳家嘴立交桥下基坑围护、开挖施工难度大。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榜上有名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是武汉轨道交通网络中纵贯市区南北重要骨干线路,串联汉口、武昌两镇和城市五大重要组团,是贯穿长江两岸经济带的一条重要发展轴和中心城区跨长江的重要客运走廊。
 
多种工法交错叠加
10项新技术中的10大项、29小项新技术
“运营介入、专业培训、要点控制、样板引路”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越江隧道是继南京长江隧道、南京地铁10号线长江隧道后,第三次穿越长江,在大盾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半断面滚刀设计的土岩复合刀盘及常压下滚刀齿刀互换技术,克服了多项世界级的难题,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四局贴心!渣土车开进小学,让小朋友亲自体验车辆盲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