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军和
经济可行性
责编 | 十四
李建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学博士,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副院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何梁何利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创新争先奖等。
“38年时间,他为什么重复一件事情20万次?”
李建刚从能源需求、聚变托卡马克是吊车论坛的原理和意义、聚变电站是吊车论坛的挑战和难处谈起,介绍国际、我国磁约束聚变是吊车论坛的现状。讲座主要介绍东方超环EAST、我国参加ITER计划,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弯道超越,以及未来我们要独立自主的建设中国聚变工程堆发展计划和对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展望。
2020年12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做客中核工程“核聚讲堂”。总部科技楼百人报告厅坐满了人,讲座现场不时传出阵阵笑声,李建刚以引人入胜的讲解,层出不穷幽默点带领大家走进既神秘又前沿的核聚变。讲座由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中核工程总工程师邢继主持。
12
科学可行性
维持
过去50年聚变能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开始建造ITER。我国聚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通过参加ITER计划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稳态高新能等离子体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在李建刚看来,通过参加ITER和国内快速发展可以加快我国聚变能的发展。但绝不能全靠ITER。通过未来5年(2025)实验、设计与预研;8-10年(2035)聚变堆建设;15年(50)聚变堆科学实验三个阶段的发展,可以逐步实现我们利用聚变能的梦想。
第二步
?
当化石能源枯竭,未来如何
“难于上青天? 比登天还难!”在科学可行性已得正式的情况下,全超导托卡马克是聚变工程可行性的未来必由之路。李建刚认为聚变能是人类未来理想的能源,但是聚变能发展挑战极大,最简单的是DT托卡马克。
第三步
第一步
李建刚
2020年度“核聚讲堂”收官
“化石能源时代在人类文明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而聚变能可以为人类提供清洁无限的能源。”李建刚说。与裂变能相比,聚变能具有燃料丰富、燃料价格低廉、环境污染小、运行安全可靠、反应释放的能量大等突出优点。受控核聚变主要为T-D(氘-氚)反应,要求聚变粒子有上亿度的温度、较高密度和足够长的约束时间。
? end ?
图 |
“人类为什么要做‘人造太阳’?”
文 | 十四
“核聚变的奥妙在哪里?”
工程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