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沿江苏中轴纵贯南北
它跨越长江被誉为“江苏脊梁”
它惠及群众2000万以上
今天
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
12月11日上午9:58分,随着首趟列车G8301从扬州东站缓缓驶出开往上海,连淮扬镇铁路淮安至镇江段正式通车,也标志着该条铁路全线通车运营。
纵贯南北是吊车租赁的“江苏脊梁”
开通现场会在扬州东站举行
连淮扬镇铁路起自连云港,途径淮安、扬州,终至镇江,纵贯江苏南北,是国家“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是吊车租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快速铁路是吊车租赁的主骨架之一,被称为江苏的“脊梁”。线路正线全长305.2公里,设计时速为250公里,与现有的宁启铁路十字交汇,主要承担区域内南北方向客运任务。去年12月16日,该铁路连云港至淮安段已开通运营。
建设者见证首趟列车始发
承建的7标段正线长16.043 公里,联络线全长17公里,标段内施工环境复杂,包含特殊孔跨桥梁、大跨连续梁、转体桥施工等,多次跨越河流、道路和既有铁路,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精准转体创造多项记录
据项目负责人张德光介绍,跨宁启铁路转体桥、淮扬联络线左线特大桥转体桥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在淮扬联络线左线特大桥转体桥施工中,建设者利用传感器进行称重试验,计算出不平衡重量,精准配重,使两个7000多吨的梁体同时逆时针旋转19.5度实现精准对接,创造了国内曲线半径最小、距离既有线最近、坡度最大、跨度最长的高速铁路转体桥记录,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也为同类施工提供了经验。
淮扬联络线左线特大桥转体桥成功转体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还联合多所知名院校,展开技术攻关,利用BIM技术,建立桥梁模型,模拟转体施工,利用精测网,将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他们创新运用了“钢壳合龙”工艺、“异步转体法”、大坡度转体桥安全技术施工控制措施等,安全优质地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为全线顺利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力迁改为通车提供保障
在通信、电力线路迁改防护工程施工中,建设者们需要电力线路迁改300余处,通信线路迁改防护1200余条,大型通信基站迁改8处,油气管线电磁防护20多处。他们多次优化迁改设计方案,同时开展多个作业面,保证了现场基坑开挖、基础浇注、电杆组立和电力线架设有序铺开,保证迁改施工的全面顺利完成,为后续施工扫清了拦路虎。
连淮扬镇铁路通车后,将与沪宁城际铁路、宁启铁路、徐盐高铁、青连铁路以及建设中的徐连高铁互联互通,对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沟通京津冀、环渤海和长三角“三大经济圈”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参建的连淮扬镇铁路配套工程扬州东站也正式投入使用。
编辑:梁栋方 李祯林 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