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经过5年多是吊车型号的艰苦奋战,由二公司承建是吊车型号的中老铁路第一长隧——安定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新锦,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刘一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长城出席贯通仪式并讲话。二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解佳飞主持仪式。 安定隧道是吊车型号的贯通得到各级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多家中央级媒体进行报道。 中老铁路连接中国和老挝,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也是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二公司参建的中老铁路安定隧道全长17.5公里,位于哀牢山脉南西侧,处于墨江构造带,受其影响,隧道共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集有害气体、滑坡、岩溶、岩爆、软岩、涌水、高地应力、高地热、高地震烈度、顺层偏压、沙土液化等不良地质于一体,为全线一级高风险隧道,其工程规模、建设难度与工程风险在国内铁路隧道施工领域都极为罕见。
面对施工难题,项目经理王海峰带领技术人员积极进行科技攻关,优化施组设计,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围岩等级,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台阶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等不同的开挖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改传统Ⅳ级围岩长台阶工法为短台阶施工,有效缩短了工序间的衔接时间,实现了月进尺127米的最高纪录。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建设者以超前探孔为主,辅以地震波、电磁波、钻速测试等手段进行分析预报,给主要的施工设备安装防护网和防护棚架,为人员配发钢盔、防弹背心等,同时对掌子面加挂钢筋网;在岩爆较严重的地段控制开挖进尺,开挖后及时喷雾洒水,湿化围岩;采用加长锚杆并扩大锚设范围,抑制围岩变形,进行可伸缩钢拱架全环支护,允许围岩在一定范围内变形,使围岩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同时,项目部实施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建立地质素描档案,采用无接触法量测技术,建立收敛变形预警机制,将数据及分析成果采取日报形式上报微信平台,及时掌握变形信息,调整支护参数,采用超前水平钻孔等技术手段规避涌水、突泥15次之多,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施工进度。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云南昆明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仅需3小时,昆明至老挝万象约8个小时即可到达,对中国和老挝两国人民出行,客货运输,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区域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