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通!通通通通”!山东5条线路同时通车,中铁十四局参建4条!
11月26日
山东省交通发展迎来超级通车大潮
全省4条高速+1条高铁同时通车
建设一方,畅通一方,作为驻鲁央企,深度融入山东交通建设发展,参建了潍莱高铁、济南大东环、京沪高速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项目、岚山至罗庄高速四条通车项目,为交通强省建设交出完美答卷!山东交通“通通通通通”
开启全新“加速度”
快来看看,有没有通过你家门前
11月26日上午10:58分,作为济南三环路网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第一段——济南绕城高速大东环段通车运营,标志着泉城济南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三环”时代正式来临。济南绕城高速大东环段全长23.6公里,起自青银高速唐王枢纽互通立交,止于京沪高速曹范互通立交,由北向南依次穿越济南历城区、高新区、章丘区,建设标准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20公里/时。承建1标段施工任务,施工中,建设者们成立科技攻关小组,联合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在全线技术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是最大的吊车12000吨吊车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跨胶济客专、胶济铁路、四五六厂专用线四桥转体中,创造了国内高速公路工程中转体总重量最重、总长最长、建筑面积最大三项国内记录。
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东环段通车后,对优化、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满足济南城市“东拓”战略发展需求,强化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与济南东部城区连接,减轻京沪高速公路济南段通行压力具有重要作用。之后,它将与已经入实施阶段的济南大北环、大南环、大西环共同形成全联通、全覆盖、网络化的“三环十二射”路网新格局。
京沪高速改扩建山东段通车
山东有了第三条双向八车道高速

11月26日,参建的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山东段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山东继济青高速、滨莱高速后,又有了第三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通车后,从莱芜到鲁苏界由三个小时缩短到两个小时。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起于济南市莱芜高新区,止于京沪高速公路鲁苏界,接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232.19公里,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改扩建,设计时速120公里。

承建该线第八标段,起点位于临沂市罗庄区和兰陵县交界处,终点位于兰陵县和郯城县交界处,线路全长22.59公里,其中邳苍分洪道特大桥为全线最长特大桥。
京沪高速公路是连接北京、上海的交通大动脉,改扩建过程中要求不断交施工,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新老桥梁拼接、旧桥改造、新旧路基、路面衔接等技术难题。施工中,建设者依托“四新技术”,总结出完整的公路改扩建路基、桥梁标准化工艺工法,保障了工程品质。
邳苍分洪道特大桥旧桥桥面铺装施工中,在全国首次采用LC50轻骨料混凝土。该混凝土在相同的强度条件下,每方降低500公斤,全桥共降低重量2000多吨,提高了老桥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
沥青面层施工中采用超大型抗离析摊铺机进行一次性全断面摊铺,解决了传统作业方式可能产生的纵向接缝、平整度不均等问题,整体施工效率显著提升,降低了施工成本。
11月26日上午,由集团参建的岚罗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岚罗高速公路起于日照岚山区,途经莒南、临沭、郯城、罗庄等区县,在临沂罗庄区连接临枣高速,全长104.5公里。
由承建的长深高速青云互通立交是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是连接长深高速和岚罗高速的重要枢纽。该互通立交桥长177米,是全线最大的钢混叠合桥。整座桥采用“钢箱梁+混凝土”结构,钢梁结构总重约1600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Midas、BIM技术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管控,克服了下部地下水丰富、地质环境复杂等难题,确保箱梁拼接左右误差不超过1厘米。同时,项目部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型工程,桩基施工时将原本污染较大的冲击钻作业换成旋挖钻机作业,产生的泥浆被收集器无缝接收并运往指定区域处理,实现了“不让一滴泥浆泄漏,不让一滴水被污染”目标。
为保护沿线农田不受雨季洪涝的影响,他们开挖近50公里的防洪沟渠,清理河道淤泥8000多方,全面推进边坡防护以及复绿复耕工作,为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撑起“呵护伞”,世界濒危物种桃花水母也悄然出现。
岚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优化山东路网结构,对拉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高港口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经济带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
高铁出场!
只“潍”你“莱”!潍莱高铁通车
平度、昌邑加入“高铁圈”
11月26日,负责铺轨的潍莱高铁正式建成通车,山东平度、昌邑将彻底结束无高铁的历史,济南去往烟台威海地区的列车将不再绕行,实现济南与烟台的“两小时生活圈”。
潍莱高铁是胶东半岛东部地区至内地的快速通道,是山东“四横六纵”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济青高铁潍坊北站,经潍坊昌邑,青岛平度、莱西,接入青荣城际莱西站,全长125.9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时速300公里。承担着潍莱高铁全部248.122公里正线、10.01公里站线铺轨及34组道岔新铺任务。潍莱高铁铺轨在面临既有线施工多、便线拉通难、各类迁改繁杂、安全管控风险高、疫情影响、工期异常紧张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日铺轨12公里、单机单日放散锁定11.5公里的成绩,攻克了24‰大坡度铺轨难题,在不到2个月的有效施工时间内完成了全线的铺轨任务,6次受到业主通报表彰及奖励,在开通前的工务达标验收中,获得全线施工单位第一名。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采用科学方案,克服运轨便线下穿蓝烟铁路和青荣铁路及河道中桥梁桩基施工水深流急的难题;通过变“迁”为“保”,采用H型钢盖板涵保护的方式,仅用一周克服两段直径1.4米的输水管道的保护等一系列难题。
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加大安全投入,积极科技创新,在原有的行车监控系统基础上,与厂家合作研发了远端智能防护报警器,实现了工程线运输安全预警从人工到智能化、信息化方式的转变,在全线推广使用。同时,他们在国内率先将营业线LKJ行车自动防撞装置引入工程线施工中,通过安装线路感应器与机车接收器防止车辆超速、溜异,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管控水平。8月22日,项目部完成了国内高铁既有线插铺施工中型号最大、长度最长的有砟高速道岔--42号道岔插铺任务,潍莱高铁和青荣城际铁路实现互联互通。
据悉,潍莱高铁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紧密济南和青岛、烟威地区的联系,促进胶东半岛东部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