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揭秘!中铁十四局建设者在沙漠里如何修铁路
在沙漠上修建铁路施工难度大,修建路段多为流动性和半固定性沙丘,且恰好处于风口上,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刮沙尘。即使是很低矮的沙丘,每年移动的距离也能达到20米。为了保护铁道线路,为避开沙丘穿越沙漠,铁路部门修建了“过沙桥”,让风沙从桥洞中通过。
工程正在修建全长8.7公里的依木拉克特大桥,这也是全线最长的“过沙桥”。
为了减少沙尘对施工的影响,铁路部门在全线寻找具备治沙条件的路段,共修建了5000万平方米的草方格,把稻草和芦苇按照小方格的形状牢牢地扎在沙地里,防风固沙。此外,为了铁路全线防沙,今年铁路部门共投资11亿,在草方格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防沙治理,种植了沙漠里能够成活的梭梭树、红柳树等,植树区域长达300公里,让防沙固沙永远存活。在沙漠腹地,汽车无法实现建筑材料的运输,两个桥墩之间的一片桥梁重达150吨,如果用汽车运输,一方面载重较大,另一方面运输便道容易被沙尘吞噬。采取架梁、铺轨交替施工的方式,通过已铺设好的铁路轨道用列车将建材运输到施工一线,既提升了施工效率,又能确保运输安全。沙漠中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0多摄氏度,冬季可低至零下20摄氏度。这里无遮无挡,夏季只能忍受暴晒,冬季为了防止桥梁受损,无法点火取暖,建设者在施工间隙休息时只能用带来的被子御寒。和若铁路建成之后,将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相连,在南疆塔里木盆地形成一条环形铁道线,多个县市也将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和田群众可通过若羌经青海直通内地城市,不必再绕道吐鲁番,出疆路程将缩短1000多公里。当地群众从且末县到巴州的首府库尔勒市,现在通过沙漠公路开车至少需要12个小时,铁路通车之后,仅需6个小时。当地的红枣等农副产品也会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运输出去,运输成本将节省一半,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供稿:刘静 编辑:陈燕杰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