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阳高照,战鼓擂动
双节鏖战场景仍历历在目
四季度冲锋是大吊车的号角已然吹响
各地项目
抢抓时机,乘势而上
在神州大地掀起施工热潮
一串串数字
便是最好是大吊车的证明……
9 个在建重点项目“精彩比拼”
10月11日上午,一公司“ 保安全 保质量 保节点 ”决战四季度劳动竞赛活动启动仪式在汕汕铁路六标项目部施工现场举行,9个在建重点工程项目是大吊车的“比拼”拉开了序幕。
此次劳动竞赛以“工程出精品、队伍出精英、竞赛出精神”为目标,比安全,创安全文明工地;比质量,创优质工程;比进度,创施工新记录;比效益,创最佳经济收益;比创新,创新工艺工法;比管理,创优良形象和信誉。
据了解,此次劳动竞赛是为落实集团公司华南片区项目推进会议精神,并根据上半年疫情影响和一公司各项目施工现状,为更有效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缓解疫情给施工生产带来的压力,确保年度施工计划目标实现而开展的。就在今年6月,一公司6个重点项目通过开展“抗疫情 保安全 保节点”百日大干劳动竞赛,有力地缓解了疫情对施工生产造成的影响。
此次参与劳动竞赛的项目多集中于广东、云南和山东,四季度正是组织大干的黄金季节。启动仪式上明确了各参赛项目的产值目标和关键节点,并从考核机制、施工组织、施工任务、施工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879 个墩身“鳞次栉比”
10月12日,在河南郑州,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缓缓注入模板,二公司郑济铁路项目部大运河特大桥最后一个墩身——26号墩身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下部主体工程全部结束,为保证后续架梁的工期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郑州至濮阳段站前ZPZQ-Ⅲ标段线路长度31.413公里,其中大运河特大桥29.022公里,占标段全长的92%,共有墩身(含桥台)879个,施工意义重大、任务繁重。
面对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征拆压力大等难题,项目部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工期进度。通过项目分管领导现场蹲点巡查,现场问题现场解决,做到“问题坚决不过夜”。同时合理划分部门职能,组织施工力量二次快速进场,不断优化施工组织,紧凑安排施工资源,尽可能降低和减少设备材料倒运成本;在施工准备中坚持做到技术交底清晰明确,试验室反复调配比,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此次施工的26号桥墩为跨卫河80米连续梁的边墩,所处位置位于河道两侧,地质条件差,水文情况复杂,顺桥向受防洪大堤、河道限制,施工作业面限制,需采取支护措施才能满足安全性要求,支护桩需打入原地面以下30米,该范围土质地基承载力从上到下逐步增强,该土层钢板桩打设及拔出困难,对机械设备的性能要求高。
? 的隧道“畅通无阻”
10月10日,承建的中兰客专甘肃段最长山岭隧道——尖山隧道出口至支洞段顺利贯通,全线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隧道累计掘进超过总量的四分之三。
尖山隧道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穿越水泉尖山山脉,隧道全长6002米,最大埋深519米。隧址区地势陡峻,相对高差大,基岩裸露,植被疏松,冲沟发育。本贯通段从尖山隧道出口进洞掘进,长度1912米,地层千枚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破碎有水,四级五级围岩占比高达94.3%,施工难度大。
自2017年10月份进洞以来,施工穿越三条断层,过程中极易出现掉块塌腔、出水、变形等问题。项目部采取缩短进尺、加强超前支护、增加初支锁脚及钢架、掌子面先初喷后支护、提前引排水等措施解决了掉块塌腔及变形过大等问题,保证了隧道安全有序贯通。
隧道出口的贯通,能够改善支洞作业面环境条件,通风、排水、运输组织更加便利,有效加快全洞贯通。截至目前,尖山隧道累计开挖完成4555米,占总量的约76%,剩余1447米,计划2021年5月31日贯通。
1000 片T梁“整装待发”
10月8日,在和若铁路若羌制梁场施工现场,随着第1000片T梁的预制完成,若羌制梁场完成全部制梁任务,成为和若铁路全线第一家完成制梁任务的梁场。
若羌制梁场承担和若铁路PJS2标标段内1000片T梁预制任务。因受客观因素影响,若羌制梁场开工建设时间较晚,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积极组织协调,临建施工与设备进场工作同步开展,仅用21天完成了征地手续、电力引入、水源选取和便道拉通等工作,并一次性通过梁场认证。
据若羌制梁场负责人介绍,梁场位于戈壁荒漠中,受风沙、高温高寒等极端天气影响较大。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和大型机械设备日常维护等方式,确保施工生产顺利推进。
若羌制梁场预制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和若铁路若羌段建设进入铺架冲刺阶段,为顺利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素材来源:一公司、二公司、三公司、五公司
编辑:方洪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