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十四局到多哥兄弟家做客,主人给我一个意外

2019-11-29 22:23:06浏览:1029 来源:中铁十四局   
核心摘要:并肩战斗,友谊长青

   福莱德是十四局多哥洛美国际机场工地上是吊车英语的一名非洲司机,有一天,他很诚挚是吊车英语的邀请我到他家里来做客,说要感谢我许久以来给予他是吊车英语的帮助,我欣然答应。

    我们的车在洛美的道路上转了一大圈,拐了好几个巷子,却迟迟没有到他的家。我的思绪随着坑洼不平的路跌宕起伏,脑海中的画面游走在项目部角落里放着的福莱德的那辆旧二手自行车。汽车都要跑半个多小时的路,福莱德就靠着那一辆自行车每天早出晚归,一晃就是两年多。福莱德说,公司能够让我去上班维持生计我万分感激,我当然要珍惜,好好回报你们。

福莱德十分珍惜工作岗位,每天将车擦拭的干干净净

     车行驶进了一个村落,低矮的房子连成一排又一排,几株棕榈树稀稀落落的栽在门前。车停稳后,福莱德唤出了他的妻子儿女,他们一致用蹩脚的英语欢迎我。他的房子并不大,我们进屋后几个人蜷缩在屋子里。他的妻子开始准备午饭,我觉得过于叨扰,赶忙起身跟福莱德说一句,“坐一会儿就走,太麻烦你们了”。福莱德很不高兴,拽着我不松手,非要我留下吃饭。

     趁着做饭的间隙,我仔细看了下居室。土黄的墙面上斑驳一片,带有雨水刚刚划过的痕迹。墙面上挂着几张相框,相片看似都已年代久远,记录着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点滴。一盏普通的节能灯顺着乌漆漆的电线悬在当空,伸手便可触及。

     福莱德招呼我吃饭,大家围桌而坐,桌子上摆放了几样菜肴,都是当地传统菜。他把一大碟子木薯饭摆放在我面前,亲自为我倒了一杯自酿的棕榈酒,又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双竹质的略微有些粗的筷子。我惊异万分,福莱德告诉我,“我们非洲人知道中国人吃饭习惯用筷子,我的妻子就从外面托人弄了些竹子,加工了成品,这样你用起来方便,也不至于太怠慢客人。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好的,都是我们当地的特色菜,祝您用餐愉快”。说完他们一家人开始双手合十,进行餐前祷告。

作者林东和福莱德成为了工作上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朋友

     我拿起那双看似笨拙的筷子,上面打磨的光滑无比,竹子的纹理清晰可见,不时散发出竹子特有的清香味,竹筷的底部加工成一个圆弧,没有多余的竹丝显露在外面,看上去精细又用心,显然是耗费了女主人许多的精力。当我搅动着碟子里的木薯糕,夹着盘子里的非洲美食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想,这哪里是一双普通的筷子,这分明是一个普通非洲家庭对一名普通中国人的一份最真挚的情谊,也是一个普通的非洲家庭对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份发自内心的回赠,更是一个普通非洲国家家庭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和感激之情。

     2018年9月份,习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以“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为主旨的讲话振奋人心,中非合作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纪元。而当我受邀坐在非洲兄弟家享用美食的时候,此情此景对我而言有了更深的意义。筷子总是成对出现的,一根始终离不开另一根,只有这样才能让我的味蕾感受到原始非洲大陆上那万千的滋味。那一双看似普通的筷子,其实就是命运的共同体,如果他们一根代表着中国,另一根就代表着非洲,只有把他们紧紧握住,牢牢凝聚在一起,彼此多理解、多包容、多信任、多沟通,同心同力、守望相助,才能真正让中非友谊的长河永远流淌在中非人民的心中。


 海外公司 / 供稿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铁十四局换道超车,“三转”转出一片新天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