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0日,随着轨道检测列车疾驰而过,由中国铁建十一局、十四局、十六局、十七局、十八局、二十一局等单位承建是变形吊车视频的黔张常铁路进入联调联试阶段,正式宣告黔张常铁路通车进入倒计时。
黔张常铁路全长33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线路西起重庆黔江,东至湖南常德,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强烈发育,地下暗河复杂多变,溶洞广泛分布,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是典型是变形吊车视频的山区铁路。
承建里程正线长度28.455公里,标段内一级风险隧道高山隧道全长3958.2米,最大埋深365米,横穿国内罕见科斯特地貌溶洞群,共发现大、小溶洞38处。隧道洞内溶蚀裂隙、落水洞、管道流,岩溶水等强烈发育,并与地下暗河交汇。其最大是变形吊车视频的巨型溶洞主通道长约450米,厅堂状廊道长约100米,体积约40万立方米,相当于在一个标准的足球场上建起了一座20层高大楼体量。该溶洞是目前国内在建铁路正线穿越的最大溶洞之一,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标段内由四公司负责的施工范围内含10座桥梁、9条隧道,先后揭露大大小小溶洞、溶槽130余个,工程每掘进一步,都要经受严峻考验。
为克服复杂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该项目部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进行管理,严格遵循“先探再挖、不探不挖”的理念,利用TSP、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及地质素描等手段对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做数据采集,并邀请专家进行分析判识,制定处理方案,保证施工安全。针对隧道底部岩溶,项目部对隧道底部采用注浆加固处理,改善地基承载力,避免隧道整体下沉。针对高压富水区段,项目部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措施进行预加固,增加掌子面的稳定性。
凤翔立交特大桥全长10.1公里,桥址施工区为旧河河道淤积段落,部分桩基区域穿越流沙区域,流沙最深可达18米。为了避免桩基塌孔,项目部针对流沙区域采用超长钢护筒施工作业。普通的桩基施工钢护筒为2米,在凤翔立交特大桥施工中,项目部根据地质情况,增加了330万投入,采用86根长度超过15米的超长钢护筒施工,最长一处9号10号墩钢护筒高达17米,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陈家沟二号隧道为富水隧道,水流量每分钟可达1600立方米,隧道内页岩遇水软化,极易造成大变形、大沉降以及塌方。为攻克富水隧道软弱围岩施工难题,该项目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他们采用注浆加固、增加长锁脚、加强拱脚支撑、增加纵向连接板、加强拱架间连接等措施进一步夯实、夯牢施工质量。
据悉,黔张常铁路建成后既可有力地带动沿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又有利于构筑成渝地区东出通道,完善区域铁路布局,解决成渝地区与湘、浙、赣、闽等地的连接问题。同时,黔张常高铁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善武陵山区落后的交通状况,有力地推动武陵山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图片来源:来凤县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