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友是三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吊车的退休职工,老人穿一身浅灰布衣裳,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虽然已是86岁高龄,但依旧和50年前一样,一副精神矍铄是世界上最大的吊车的样子。
▲王明友老人和老伴
50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吊车的国庆,也就是1969年10月,王明友和王春富、冷宝元、刘延通等职工,作为四川省铁路职工的代表,参加在天安门举行的新中国成立2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王老珍藏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四川省国庆观礼代表团全体同志合影”
“我的国庆观礼代表出入证编号是06915号,它见证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回忆起50年前国庆,王老显得非常激动。
▲作为四川省铁路职工代表参加1969年新中国成立20周年国庆观礼时的出入证
“1965年,我在铁二局工程处成昆铁路汽车运输四队担任政委工作,我们四队是唯一一支从未撤下一线、从最开始一直干到了成昆线通车的汽车运输队,组织上对我们的坚守表示肯定,给了我们一个参加国庆观礼的名额,我很幸运,能够带着大家的祝福和期待去参加国庆观礼。”王老当时在入场券背面激动地写到:“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入场券,而是一张幸福券”。
▲1969年10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接见时的入场券
1933年10月,王明友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贫苦家庭,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流落到湖北汉阳,原本在汉阳兵工厂打工的父亲在一场洪水里与他们母子冲散后,王明友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母亲靠着缝缝补补的手艺,供他读书。1951年5月,18岁的王明友在贵阳考入西南铁路工程会统人员训练班,9月,他顺利结业,进入西南铁路工程局(前身)工作,从此开启了他的铁路人生。
▲王老在1952年任铁二局运输队助理人事干事时的工作证
建设的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也是王明友工作的第一条铁路。
我们问他,“王老,你们修成渝铁路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吃苦?我们铁路工人不觉得那是苦,是光荣!”老人举起手,摇了摇。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回忆道,那会儿是坐着铁路上拉货的平板车去的老成渝施工现场。那时候没有大型机械,但是铁路建设者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边修路一边剿匪,仅用两年时间就建成了这条四川人民盼了半个世纪的铁路。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贺龙元帅在成都火车站为首发列车剪彩
成渝铁路通车之后,王明友和铁二局的同事们又走上宝成铁路建设工地,这条有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的出川铁路,在1958年1月1日正式建成。
▲王明友(最上排左一)1954年建设宝成铁路时与同事在广元的合影
▲王明友(前排左二)1957年与铁二局第一汽车队总支委员会审干办公室同事的合影
▲王老收藏的纪念章
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后,1958年,开始了成昆铁路的建设。
1963年,王明友来到成昆铁路。1964年8月,毛泽东主席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指示,所有铁路建设者都铆足干劲。
为解决工程材料运输紧张的问题,铁二局工程处开始组建汽车运输队,1965年,王明友在汽车四队担任政委工作,先驻峨眉龙池,后迁越西中普雄。
▲王老在1963年在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铁二局)临管处政治处办公室任职时的工作证
成昆铁路地理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建设过程十分艰难。山高谷深,当时并没有正规的公路,汽车运输全是依靠沿着山壁开凿的临时便道走。
▲成昆铁路沿线地质构造极其复杂
包括王明友在内的运输队工作人员,是冒着生命危险,行过悬崖峭壁、躲过落石飞瀑、趟过激流险滩,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把工程材料物资运到工地上去的。
▲浩浩荡荡的车队运送成昆铁路建设物资
王老很健谈,可当说起修建成昆铁路的故事时,他摇了摇头,声音有些哽咽,说:“那时候我们都是二三十岁的汉子,大家并肩作战,我好些兄弟都永远留在成昆线上,他们走得太久,有的人,我已连容貌都记不清了。”和他在一起修建成昆铁路的很多同事因公殉职。有在大小凉山便道上行驶,暴雨突袭,连人带车滑落山崖的;有被泥石流和山体塌方,埋在山沟里的;还有的……
▲穿越“铁路禁区”
成昆铁路的通车,是建设者们用生命和鲜血赢取的胜利!根据不完全统计,仅铁二局一个单位牺牲和死亡的职工及家属达1300余人。从冕宁县漫水湾到甘洛县仅200多公里,就有18处陵园和集中安葬区,掩埋着铁二局为修建成昆铁路而牺牲的人们。
今天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历史不能忘记,尤其是用生命和鲜血凝结成的历史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烈士。
▲职工在成昆铁路烈士陵园清明祭奠英烈
1970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成昆铁路在西昌市举行了通车典礼。从1958年开工到1970年通车,18万铁二局建设者义无反顾地辞别父母妻儿,在大凉山深处,历经十二个寒暑,用他们的汗水和鲜血完成了修建成昆铁路的壮举,被联合国称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奇迹。
▲川滇各族人民满怀喜悦登上列车
因为建设成昆铁路,王明友代表参加了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蓦然回首,已是五十年。王明友老人也已经退休多年,儿女们从小看着父亲身体力行坚守着的筑路初心,长大后也握住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王老的五位子女中,有四位都和他当年一样,选择了,成为了“开路先锋”中的一员。
▲参加国庆20周年观礼后,王明友在北京人民公园留影
王老的儿子说,“父亲至今仍关注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关注着的发展,在家看电视、翻手机,在新闻里看到承建的拉林铁路打开川西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通道,中老铁路要让中国高铁从北京开到东南亚,老人总是格外高兴和自豪。”
▲王老接受CCTV《国家记忆》采访
回眸历史,从接过贺龙元帅亲授的“开路先锋”大旗开始,已走过近70年的峥嵘岁月。70年,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铁路建设,担重任、献芳华,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创新发展、永争第一”的铁路史诗。
2019年,是建设新时代开路先锋的开局之年。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强根固魂、强企富工”,以更强的信心、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把建设成为新时代开路先锋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