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管理年
强化机关项目管控联动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近年来,按照集团公司“项目管理年”活动部署要求,四公司借势发力,积极探索项目管理是起重机配件的突破点,全面提升机关管控能力和项目创效水平。
一、构建多维度经营格局,
提升市场经营品质
四公司聚焦经营龙头,积极围绕“政府、城市、人”做文章,拓宽经营领域,经营数量和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多点发力,拓展市场领域。 | 01 |
四公司在巩固传统市场是起重机配件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从单一是起重机配件的承包经营向投资、运营、管理、服务全生命周期经营方向转变,推进承包经营和投资经营“双轮驱动”,走出一条“政企”、“企企”合作的发展新路。先后与临沂河东区、中信建设集团、武汉交投、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山东高速等核心客户建立互利互信的长效合作机制。
谋而后动,创造优质项目。 | 02 |
为确保项目先天优势,四公司不断深化标前调研分析机制,根据集团公司各区域指提供的项目信息和资源,提前与设计单位实现对接,获取项目第一手资料,及时将公司的一些理念与思路在设计阶段融入到设计方案中。在招标前期,积极与业主、招标代理沟通,在条件设置和评标办法等方面作出对公司有利的修改。
排兵布阵,完善经营布局。 | 03 |
四公司在经营策略上坚持上下联动、定期互访,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到分管经营区域开展工作不少于7天,形成主管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经营部门具体抓、区域人员现场抓的经营格局。先后在主责任区及部分重点区域设立区域经营点,配备专兼职区域经营人员,要求专职区域经营人员每月15天在区域经营、15天回机关集中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升经营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建立全方位管控机制,
确保项目有序可控
为彻底遏制管理粗放的现象,自2016年以来,四公司领导班子多次召开务虚会,深入分析、详细梳理查找项目管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建立上下联动、规范有序的项目管控机制。
01
推行策划闭环机制。
一是抓好
项目标前策划
二是抓好
项目前期策划
三是抓好
二次经营策划
标
前
策
划
四公司成立标前策划组,由分管经营的副总牵头,公司机关部门及项目部相关人员分别成立内业组和外业组,对拟投标项目,通过现场踏勘、市场调查与询价、资料收集与分析、招标文件会审、图纸及工程量复核、项目成本分析和项目投标报价策划等环节,进行标前策划,对拟投标项目通过与设计院、业主等单位提前沟通,制定相对合理的报价方案,从源头上规避经营风险。
前
期
策
划
项目中标后,公司成立以公司主管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机关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前期策划组,集中专家智慧,根据公司《项目前期策划大纲》、《项目前期策划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目标、施工组织、大临预算、成本预控、设备物资管理、安全质量风险预控等系统性策划,提前锁定责任预算、效益目标、项目盈亏点、变更方向等,同时还对项目标准化建设、建家建线、党建工作等进行策划指导。公司每两个月以视频形式召开项目管理分析会,进行系统分析,对进度、经济指标偏差过大的项目,成立督导组,进行督导纠偏。项目进场半年后,公司机关再次组织进行二次经营、成本管理、重难点方案等专项策划督导、检查。项目策划开展以来,公司先后对31个新上项目进行前期策划,策划效果明显,项目运行质量得到有力提升。对存在管理偏差较大的项目主管召回公司述职,对存在问题严重的项目果断调整主要管理人员。
二
次
经
营
为了确保一、二次经营有效衔接,四公司制订了《二次经营管理办法》,对基础资料收集和考核兑现等制度进行明确。通过前期策划,建立变更索赔“问题库”,重点从量上发现差、错、漏,从费用组成上寻找目标和机会。三年来,四公司共确定了125项重难点变更索赔。同时四公司还加大对投资类项目二次经营帮扶,取得了较好成效。
02
推行风险预控机制。
一是建立安全风险预控机制
二是建立质量进度预警机制
风险预
控机制
三是建立重点盯控帮扶机制
一是建立安全风险预控机制。在推行双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级管理,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调度、安全检查,全方位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控。
二是建立质量进度预警机制。定期召开质量进度分析会,系统解剖分析项目质量状况和施工进展情况,及时进行纠偏。积极推广应用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和BIM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编制下发20多部施工技术指南,推进现场标准化管理,确保进度质量全面受控。
三是建立重点盯控帮扶机制。围绕急、难、险项目,公司机关进行重点盯控帮扶。三年来,公司先后对4个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进展缓慢的项目进行重点盯控,公司机关组成专项帮扶组,进行现场指导帮扶。
03
推行资源集约机制
1 | 积极落实集中采购和网络集采制度。 拌合站、大型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全部纳入设备租赁中心管理,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 |
2 | 对收尾项目集中管理。 针对收尾项目多、时间跨度长、项目成本未锁定等状况,公司对收尾项目纳入机关部门统一管理,锁定资金支出、成本控制和管理权责。 |
3 | 运用“互联网+”,加强项目跟踪指导和动态监管。 四公司先后上线“工资审批信息系统”“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铁诚智慧党建系统”等自行研发或集团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互联网+”的应用,提高了机关管控效率。 |
三、构建高效能管理体系,
激发企业发展动力
为确保“项目管理年”活动落地见效,近年来,四公司不断优化机关管理职能,定标建章立制,强化责任考核,建立起责权对等、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
No.1
优化机关职能
四公司机关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配合机关各部门梳理和查找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偏差,从项目前期策划到过程管控再到竣工考核,充分发挥上下联动作用和协调、督导职能,有效堵塞管理漏洞,避免人为失误;机关每季度召开项目管理分析会,对安全质量、施工进度、经济指标进行分析讨论,强化红线预警,做好提前防范,对偏差过大的项目,成立督导组,及时督导纠偏;通过开展季度培训、岗位轮训等人才培养方式,扩大“识才”途径,提升“育才”效能。近三年来,公司机关先后开展季度业务培训49场,培训内容包括工程管理、成本管理、安全质量、党建业务等知识和内容,有效提升公司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No.2
定标建章立制
按照集团公司“六个标准化”要求,我们全面梳理各项规章制度,持续深化标准化管理内涵,先后制定了《前期策划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分析会实施办法》《外部协作队伍招标录用及劳务分包合同管理办法》等16项管理办法、7项内部业务制度、16条核心业务流程,废止旧制度10项,重新修订制度17项,修改81项工程类单表,建立健全了各领域、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No.3
严格责任考核
按照公司相关管理办法,针对项目实际情况,既设置共性指标,也“量身定制”差异化指标,通过年初下达指标、日常督导检查、年终综合大检查、项目竣工审计,按季度考核、年度考核、项目绩效考核,分阶段分批次量化考评指标,秉持“以绩效论英雄”的管理理念,严格考核奖惩与及时兑现。通过刚性执行考核、奖惩、问责,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企业风气不断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编辑 / 李祯林 刘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