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迪创新工作室,这个仅有6名成员、75平办公场所是起重机图片的创新工作室,自2017年成立以来,围绕企业施工生产重难点,不断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创效成绩突出,获得“中国中铁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为人才培育安装“孵化器”
梁迪在施工现场
兵无将而不动,一个好是起重机图片的团队需要优秀是起重机图片的带头人。80后的梁迪,就是这样一名出色的领头雁。他在全国级、省部级组织的试验工技能大赛中屡屡斩获佳绩,曾在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建筑材料试验工决赛中获得金奖,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先后获评“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铁京新十大工匠”“中国建设工程施工优秀工匠”。
工作室以他命名,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吸收了5名来自企业各个岗位的技术和管理能手,其中副高级职称3人,平均年龄35岁。这支技术全面、经验丰富、富有朝气的创新团队,坚守一线、矢志奉献,在日常工作中践行着“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学习创新、习惯创新、实践创新,不仅形成一批技术创新成果,更成为的一面创新旗帜。
试验技术技能大赛
针对企业施工生产和试验检测的需要,工作室组织参编了集团公司《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铁路箱梁预制试验管理》、《局项目试验室主任岗位资格培训教材》、《集团试验技能培训教材》等手册、著作及教材。工作室带头人积极参与全集团试验技术技能大赛、项目试验室主任、高技能人才(试验工)技能鉴定等培训工作,先后培养21名技师,通过135个项目试验室主任岗位资格,储备693名优秀试验检测人员,为企业试验检测人才梯队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企业技术人才培训的“孵化器”。
“创新工作室汇聚的是企业技术骨干,无论是技术攻关能力,还是科研创新精神,我们都要起到引领作用,这是成立工作室的目标和初衷。”梁迪指着墙上的工作室工作目标说到。
为技术创新增加“催化剂”
课题研讨
工作室先后出台了梁迪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学习研讨、课题管理与考核标准、创新成果考核、成果转化、内业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技术创新攻关流程等12项20多条管理制度,为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遵循。
梁迪创新工作室坚持以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通过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新工艺工法研发等活动,培育一批实用性强、影响力大、成效显著的创新创效成果。独木不成林,正是依赖于工作室这个平台,技术骨干们通力合作、协同作战,为施工现场排忧解难,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层不出穷。
“由于粉煤灰和矿粉在实际生产中的优越性,市场需求量大,许多地方供不应求,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障。”不合格的粉料流入市场,怎么保证施工质量?梁迪带着工作室成员开始研究对粉料取样器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反复试验,他们在不影响粉料输送到储存罐中,在搅拌站粉料仓进料口加装放料阀门的基础上,再加装一个存料容器,在粉料向料仓灌装时,在泵料的不同时间段均匀抽取样品,可抽取来料的真实质量,该成果已在合安项目一分部搅拌站内应用,能够从源头杜绝劣质材料,提高了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京雄城际铁路施工现场
节能增效一直是工作室的重点创新方向。在了解到京雄城际铁路对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工作的要求后,工作室立即组成攻关团队,投入其中,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冬夏季施工及拆模强度要求后,形成了“降低胶材用量、双掺F和KF,提高砂率等配合比设计技术”,不仅填补了集团公司在工程桩基、隧道混凝土设计思路上的空白,更在京雄城际铁路项目应用中节约成本1059万元。
中兰铁路香山隧道施工现场
传统的有碱速凝剂在施工中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健康会产生很大隐患,对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也有负面影响。工作室在中兰铁路项目试验室及现场施工中研究一种掺无碱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通过一系列试验、测算、分析,提出了“无碱速凝剂在隧道初支喷射中应用”这一创新成果,节能环保,减少污染,提高效率,经计算每公里节约成本近200万元。
为企业发展添加“推进器”
技术创新
梁迪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先后形成了1项合理化建议、2项创新创效、7本试验管理标准化手册,完成了1本培训教材、1本独著、1个集团重点课题、2篇论文、2个试验管理软件,申报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经过反复调试优化,多项成果已在集团公司合安、京雄、贵南、中兰铁路等重点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梁迪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引擎,更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推进器”。他们瞄准企业施工生产的痛点,一个一个精准击破,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实践推动企业施工生产越来越高效、智能和便捷。
现场试验
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工会在全公司深入开展劳模(专家型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并将以梁迪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18个典型劳模(专家型)工作室创新创效成果编制成册,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学习,使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推进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培育人才的“孵化器”。
【往期精彩回顾】
1.【主题教育】党委书记、董事长丁荣富作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辅导报告
2.【主题教育】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少魏作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辅导报告
3.祝贺!喜获两项全国企业文化殊荣
4.7月要闻回顾
责编:网 宣
供稿:工会工作部、党宣
主办: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