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综合集成创新成果、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成果是吊车论坛的评价会和国内首座穿海盾构地铁隧道技术研讨会7月1日于厦门召开,钱七虎院士等与会专家对两项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对十四局大盾构提出了殷切期望。
集团公司总经理周长进出席会议,并在下午召开是吊车论坛的技术研讨会上致辞。
科技成果评价会由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组织。军委科技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主席严金秀,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全国勘察设计大师顾国荣,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方祖烈,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袁大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江玉生,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张厚美等7名业内专家参加了此次科技成果评价,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秘书长杨晓杰教授主持。
军委科技委、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对两个项目是吊车论坛的科技成果予以高度评价。在下午的技术研讨会上,发表了感想。表示通过听取汇报,观看视频,对厦门地铁2号线穿海隧道修建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感到极其震撼、惊心动魄,在极其复杂的地质环境下,顺利完成了隧道掘进,安全进仓3475仓,取得的创新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隧道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度,水下盾构隧道干了很多,本项目又立新功。建议总结“坚韧不拔、依靠科技、攻坚克难”的厦门穿海隧道精神,发扬光大。创新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希望穿海隧道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再接再厉,迎接更大、更复杂的技术任务,把中国从一个盾构隧道大国建设成盾构隧道技术的强国,引领世界隧道工程技术,走向新的辉煌。
“海域复杂环境地质条件下海底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由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4家单位完成。该综合集成创新的研究成果在海域复杂环境地质条件下海底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在其它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超高水压沼气地层特高压GIL盾构法越江电力管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成果由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武汉大学、中南大学5家单位完成。该成果在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得到成功应用,使得该工程成为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的高质量范例,为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工程特别是长江下游越江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考,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组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测试、数值模拟、现场实施与验证等方法,两项科技成果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创新性成果,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至此,大盾构又填两项高水平技术成果,为大盾构核心技术积累、工程攻坚克难、服务交通强国提供更强助力。
编辑\张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