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徐工起重机械【K到King20年】淬炼,16000次可靠性试验

2019-05-17 16:51:30浏览:2155 来源:徐工起重机械   

K系列20年

翻开徐工K系列起重是吊车吊篮的发展画卷,泛黄是吊车吊篮的照片和文字记载着K系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吊车吊篮的发展变迁,而绘制这张画卷的则是全体徐工人,他们精心雕琢每一处金属、仔细打磨每一块零件,更赋予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以生命。今天的《K系列20年》专题,我们来聊聊“16000”“40000”这两个数字背后的故事。



  
讲述者身份:参与“U型臂”研发的技术专家


学生时代,我就有一个“机械梦”;而徐工,是我圆梦的地方。


2009年,我进入了徐工重型,而彼时恰逢第四代70k的升级阶段。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当时,作为中国最好的工程机械企业,在徐工能见到的市面更大,舞台也会更宽。


尽管没有亲自参与K系列第一代产品的研发,但可以投身到引领中国起重机行业变革的k系列升级中,我还是非常激动的。当时我负责的是一部分产品结构设计,为了解决一直难以突破的U型臂,除了查阅资料以及与团队成员不断研讨外,由于计算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比较大,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字,需要钻进去测量,里面空间十分狭小,人需要尽力缩在里面工作。试验过程中压坏了600多根大臂,那段时间经常晚上十二点回到家,早上五六点又到了公司,闭上眼也全是工作的画面,像着了魔一样。


尽管那段日子很艰苦,但还是挺怀念的,如今,U型臂的产出已超过了40000根,每次看到设备远销国内外,到达用户手中都觉得十分自豪。


参与k系列生产制造的10年间,我在全球各地见到了太多k系列的身影,看到徐工k系列起重机在全球不同地区与国际一流品牌同台竞技,用户的微笑与赞赏,都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讲述人身份:参与K系列成千上万次检测的技术专家


2006年,在k系列又一次实现重大突破——从传统的6边型大臂到8边型,再到椭圆形,最后到U型,一款产品新技术升级和应用,至少要经过16000次可靠性试验。


拆解到各个核心部件,这个数字也大得惊人。只是听起来并不复杂的“伸缩臂臂头切换”一项工作,只是最核心的单缸插销一个固件,就有上千个单数,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循环检测。


从进入徐工起重机工作至今,13年窗间过马,我们那一批技术人员都已经成长为技术主力;而往年的经历,让我的信念依然坚定:我们的任务就是攻克所有难题,保证每台设备都不出一丝故障。


在一次走访中,一位上海的用户说他认为徐工k系列是最好的,质量杠杠的。十几年身处中国起重机技术最前沿阵地,对我而言,新技术和新产品被客户认可,才是最开心的。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一代代徐工人传承者“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一个个不同凡响的背后,是这群人耐得住寂寞的价值坚守。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徐工起重机械徐工世界首台纯电动正面吊实战2000小时纪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