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亿市值、上市公司、新能源企业,三一重能多了几个亮眼的标签。
三一重能定位在新能源领域优秀“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也就是风电整机商。在三一重能《招股书》中,其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品牌”。
足见,直接持有三一重能56,087.49万股股份,占三一重能股份总数56.74%的梁稳根,新能源之梦十分宏大。
下面,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三一重能。
三一重能就成立于这一年,当时由三一集团出资2亿元设立。十余年的成长,三一重能在风电领域已然拥有自己的一片疆土。
2017年以前,三一重能全力部署“全产业链”战略,采取风机组核心零部件自产,除叶片、发电机外,还自产增速机、底架等零部件。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2018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将不再补贴;已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将不再补贴。
这期间许多风电项目纷纷上马,赶在截止日之前完成并网装机。风机市场“水涨船高”,供不应求,价格一涨再涨。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至今诞生了许多优秀的风电企业。这些风电企业不论是营收、净利润,还是产品技术水平,市占率等方面都全面领先行业。而且随着产业的发展,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头部企业优势愈发明显。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 ,从2017年至2021年,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上市企业在新增装机容量方面,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风电之家/( :)根据公开资料查询,金风科技于2007年12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明阳智能于2010年10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9年1月23日回归A股。运达股份则于2019年04月26日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今年的5月10日,三一重能科创板IPO注册获证监会同意。
营收方面,尽管三一重能2020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与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相比还有倍数级的差距,即便与运达股份相比,仍相差近50亿元。
净利润方面,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的净利润是三一重能的两倍。
风机销售量方面,三一重能2020年突破1000台套达到1063台,同期金风科技为5097台,明阳智能为1819台。2021年金风科技的销售量是三一重能的3.05倍。
从员工人数来看,2020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三一重能员工人数也迅速增长,达到3506人,同期金风科技为8956人,明阳智能为10163人,而2021年金风科技与明阳智能员工人数均在1万人以上,几乎是三一重能的三倍。
除此之外,三一重能的负载率方面也长期高居不下,据《招股书》透露,报告期内,三一重能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113.76%、84.69%和78.38%。
客观来说,技术积累与技术成果转化一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三一重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技术专利数一方面也说明,在技术积累上,仍是三一重能发展的瓶颈。而技术积累需要时间、需要企业长期的资金、人力投入。这几方面来看,至少目前三一重能都不占优势。
从研发投入来看,金风科技2020年、2021年研发投入均超过了20亿元,而三一重能在5亿元左右。明阳智能的2021年研发投入也几乎是三一重能的2倍。
从研发人数来看,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经过长期的积累,聚拢了许多行业内的研发人才,2021年两家的研发人员分别为3239人和2088人,而三一重能是577人。
一方面,排名前几的头部企业都经过了技术的长期积累,在技术储备方面拥有先天的时间优势。另一方面,在加大研发人员和资金投入,三一重能要短期内超越头部企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此前有媒体报道,三一重能不惜降低风机价格,抢占市场。例如今年1月国投瓜州北大桥第七风电场A区200MW工程风电机组及塔筒设备采购确定中标候选人。三一重能排名第一,投标单价为2080元/kW,而排名其后的金风科技报价为2340元/kW,明阳智能报价为2197元/kW。
今年2月华能庆阳风光综合新能源示范项目首批风光项目B1、B2、C1区域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采购预招标项目确定中标人,三一重能同样以最低价2300元/kW入选。
虽然打低价牌,但在竞争激烈,行业内卷加剧的情势下,今年三一重能的项目中标容量排名与头部企业仍然有明显差距。
相关阅读2:10.82GW!运达、远景、三一居前三!一季度风电整机商中标情况分析!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之家/( :)根据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出台的规划梳理,“十四五”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预计超过44GW,年均新增超过10GW。
来源:风电之家/
8.6GW!金风、远景、明阳居前三!9家整机商央企集采结果出炉!(2022年4月份)
36.44GW!远景、金风、明阳稳居前三!14家整机商中标12家央企2021年度风电机组采购项目!
低价是真的香,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