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驭风者”!中建五局内蒙古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成功(附视频)

2022-06-14 23:34:43浏览:412 来源:吊装机械工程   
核心摘要:天苍苍,野茫茫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风吹过湿地、吹过河谷、吹过山间草原也吹动中建五局内蒙古风电项目自主安装成功的首台风机湛蓝苍穹下大“风车”巍峨伫立,乘风而起为项目冲刺年底并网发电打下坚实基础建证“双碳”风电项目新探索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中建五局在清洁能源项目上“加足马力”内蒙古协合扎兰屯市49.5MW风电清洁

天苍苍,野茫茫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

风吹过湿地、吹过河谷、吹过山间草原

也吹动中建五局内蒙古风电项目

自主安装成功的首台风机

湛蓝苍穹下

大“风车”巍峨伫立,乘风而起

为项目冲刺年底并网发电打下坚实基础


建证“双碳”风电项目新探索

紧跟国家战略步伐

中建五局在清洁能源项目上“加足马力”
内蒙古协合扎兰屯市

49.5MW风电清洁供暖项目

为新型清洁能源风力发电项目

位于内蒙古扎兰屯市境内

风电场海拔在280米-360米之间

工程设计装机规模49.5MW

共布置12台风机

每台风机设置一座箱式变压器

采用2回35KV架空线路

接入岭东220KV升压站

单台风机满发状态

每转动一小时约发电4000度

可满足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用电量

全部并网发电后

预计全年可发电1.54亿度

可节约标准煤5万吨

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环保事业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作出积极贡献


巧建“帐篷” 冬季施工显身手

在零下十五度的施工现场

项目团队首次浇筑风机基础

便遇到大体积和极端气温两大施工难题

浇筑时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5℃

砼运输距离有45千米

保证运输间隔和满足入模温度

成为项目管理重难点

项目团队多次研究

最终因地制宜在基坑上搭建钢架

并在钢架外围铺设保温棉毡

在坑基内设立6个火炉,24小时加热

远远望去仿佛一个个“蒙古包”

项目班子24小时轮流值班制

压实安全责任

在浇筑中采用加热水、覆盖保温、

加防冻剂、早强剂、增设暖风机等措施

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及浇筑质量

用10天时间顺利完成最难浇筑任务

在零下20多度极寒天气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

项目提前完成7个风机基础的浇筑施工

并在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方面

总结积累了丰富施工经验

喜获业主感谢信


踏平坎坷 “庞然大物”稳入场

项目首台吊装为B13#风机机组

距离最近的高速路口约5公里

横穿2个村庄,多为乡间弯曲狭窄的小路

加上此次吊装的风机机组单机容量为4.0MW

高度达100米,主机112.47吨

轮毂重41.81吨

单个叶片长82米,单节塔架25米

不管从吨位还是长度,或是运输风叶的高度

运输工作都困难重重

项目事先勘探道路,周密部署

制定3项关键举措

首先拓宽1.5公里道路

在运输车必经的3处转弯半径较大的路段

道路平均加宽3米,增加道路转弯半径

确保运输车辆弯道顺利通过

其次与途径的2个村部友好协商

临时拆除沿路阻碍运输的6根电线杆

1处村民羊圈的一角

最后在工地现场施工便道上

铺设了2公分厚约200多平米钢板

保证临建道路的平整度

多措并举确保运输车辆全部

按时且顺利到达施工地点


精准对接  “雪白风车”灿星河

万事俱备,只待“合体”

随着一声令下,大型ZAT18000H型吊车

将第一节塔架缓缓地吊到风机基础上

历时半个多小时,与风机底座完美结合

傍晚时分,风机4节塔架全部吊装完成

白色的塔架直冲云霄

与青绿色的草原完美融合

风机单个叶片长达82米,庞大且笨重

30余名施工人员众志成城

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精准吊点进行吊装

直至第二天晚上11点

首台B13#风机机组成功吊装

如雄鹰展开翅膀,搏击于辽阔的天空中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后续风电安装项目落地、实施

积累了宝贵经验


END

整理发布 |

编辑 | 之然 姜桐

来源 | 中建五局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800吨履带吊助力重庆煤化工项目气化框架顶部钢结构吊装就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