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4时08分,随着施工船将7#风机叶片轮毂与机舱在百米高空精准对接,国家电投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同时该项目Ⅰ标段国内首根11MW风机首桩于6月1日完成沉桩作业,为年底冲刺全容量并网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首个开工建设的单机容量10MW以上风电项目,单桩沉桩和风机吊装工序均进行创新,将为我国大机型海上风电建设积累经验。
国家电投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南面海域,水深33.4米至38.6米,项目规划装机总容量为502MW,拟布置50台海上风电机组,其中34台单机容量11MW风电机组和16台单机容量8MW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kV海上升压站,10回66kV集电海底电缆和2回220kV海底电缆。
其中在造的35#单桩桩长112.68米,桩重2407.5吨,最大桩径10.4米,是目前国内重量最重,桩径最大的单桩,将刷新全国单桩纪录。工程采用大直径单桩技术,具有结构可靠、制造工期短、运输方便、施工效率高等优势,可有力保障年底投产任务的实现。该项目风场内通过66kV集电线路接入海上升压站,相较传统35kV集电线路海缆,用量减少30%,电量损耗减少60%,既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将增加电厂运行经济效益。
此次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为明阳新一代海上风电大兆瓦机型,是目前国内量产轮毂中心标高最高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其中,塔筒总高度为97.9米,最重一节达277吨,机舱整体吊装重335吨,叶轮整体吊装重228吨,机舱吊高需达到水面以上高度约133米,风机叶片长达94米,甲板翻身及对接安装难度大。
吊装前期,项目团队结合项目所在海域地质条件复杂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风机基本参数、吊装设备性能,对风机吊装方案反复研讨,针对性地制定“一机一方案”,做实落细施工方案,施工现场作业团队严密组织、精细操作,现场技术人员持续关注天气变化,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要求,确保了首台风机吊装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了解,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是我国首批海上风电平价上网发电项目之一,也是广东省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502MW,建成投产后,将刷新国内海上风电建设的最短纪录。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发电17.4亿千瓦时,节省标煤消耗52.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0.3万吨。到2022年底,国家电投在粤东海上风电并网装机规模将达到900MW,将大力推动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