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华龙首堆日记|回忆2000多个日夜,青春在这里绽放

2022-05-13 22:50:42浏览:1257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核心摘要:华龙首堆日记|回忆2000多个日夜,青春在这里绽放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

保存回忆和美好的方式

就像

爱摄影的人

会把身边最美的景象纳入自己的相机里

爱写作的人

会把个人最好的回忆珍藏进日记本里

都说,第一次是最难忘的

我们的人生有很多个第一次

第一次上学、第一次长大

第一次工作、第一次恋爱

……

那这样的第一次,你们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

但对于华龙建设者来说

全球首堆的建设一定是最难忘的

因为我们第一次知道梦想的力量

青春圆梦的真切体验



青春,你好,愿你以梦为马,不忘初心!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翻开日记本,乘坐时光机,让我们一起回顾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调试历程,共赴一场永不散场的圆梦盛宴……



期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2017年10月25日   晴

 初遇 

今天是我和华龙的初遇,这里一派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令人振奋。怀着向往的心踏遍每个房间,心中有蓝图,心情是豪迈的:“恰华夏苍龙,崛起东方,开拓天地,任我去闯。”

我坚信,未来的一切都是值得期待的,期待你成为海西湖畔最闪耀的明珠,也期待我成长为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划破黎明的第一道捷报

2018年3月2日   小雨转多云

 成绩 

如果说2017年是首堆调试的开局之年,那2018年将是首堆的破局之年。现场的进展如雨后春笋般突飞猛进,看着同事们每天不知疲惫地奋斗着,感动至极。

今夜注定是无眠的,在现场,有一群人与时间在赛跑,在集装箱里,也有一群人在实时待命,在办公室里,还有一群人在激烈讨论中。

凌晨3点32分,大家焦急等待的消息,终于来了。220kV倒送电专项协调群里传来了捷报:倒送电工作一次成功。

这是属于首堆调试的第一份捷报,这道划破黎明的捷报打破了夜的宁静,也振奋了铮铮披甲的“战士们”。



“年”的味道是什么?

2019年2月19日   阴天间多云转小雨

 坚守 

过了十五,年也就过完了。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与家人团聚,但对于我来说,与华龙一起过年才是最真实的写照。

除夕夜,凌晨,枕边的他睡熟中收到了OnCall,厂外220kV电网故障,导致厂内辅变失电。寂静的夜里,他火速奔赴现场。

初三,新年的第一次早会、第一次工前会、第一张操作票、第一场送电悉数登场;

初五,低压安注泵带载成功。

初七,海水泵房再次进水完成。

十五,DCS联调试验的通道逻辑验证方案终于敲定了。

“兄弟,辛苦了,大过节的要你一早过来,本来今天不该你值班的。”

“没关系,你们的春节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我在想,到底是什么动力支撑着这一群可爱的人?

为了完成首堆的建设,大家用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呼应了万家灯火,为繁忙的一年带起了节奏。



今晚试验“失败”了

2019年4月10日      

白天阴天间多云,午后到夜里有雷阵雨

 团结 

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所有渴望成功的人都必须做好随时迎接各种逆境的准备。

“首堆存在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咱们要有心理准备。”工前会上,试验负责人就对今晚的试验做好了“失败”的预判。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如果今晚能找到问题,其实我们是成功的。”大家都这么说。

夜,9点

中压安注流量试验,“5RSI015/016DI的流量约为42立方米/h,泵出口压力为9.8MPa.g,参数不满足设计要求,需重新计算。”

一接到通知,蹲点在主控室的设计人员,立刻开始计算,

“数据有偏差,需要重新确定一个孔径值。”

夜,12点

系统负责人同步开始隔离排水,

二三兄弟就地准备完成,随时可以拆卸,

机械的兄弟们抱着孔板就往外跑,

采购专车已停在厂区门口,连夜从福清赶往浙江苍南,

现场需求有多急,他们的脚步就有多急。

微信群里北京设备成套中心立刻安排厂家准备待命,

现场的我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

这就是首堆速度、首堆力量,跑出华龙加速度不仅需要坚如磐石的定力,舍我其谁的动力,更需要这样问题不过夜的速度和EPCS团队你中有我的合作。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亮相央视新闻

2019年4月27日   阴转多云

 荣耀 

今天,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首堆启动冷试。消息轰动业界国内外,尤其是朋友圈。不少同事还收到了亲友的电话:“好久不见,你都上新闻联播啦!”

今天,华龙建设者成了荧屏上闪耀的主角。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首次亮相,却自带淳朴奋斗者的“范儿”。

荧屏之上,我能感受到多大的光环,荧屏背后的我们就有多努力。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大家全力以赴。把行李箱搬进办公室,把办公室搬进现场,迎着太阳,遇见星辰,心无旁骛,笃定前行。

如果说“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像电影《流浪地球》的那颗正在流浪的地球,那么我们就像那四十万二千名的救援队员,为了行星发动机赴汤蹈火。每一次试验和成功,我们都是紧张又激动,担心又惊喜的复杂心情。

因为是首堆,我们也收获了更多的关注,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与鼓励。不过,对于首堆调试人来说,那些都只是一刹那的荣光,转身立即投入工作状态才是不可逃避的事实。



在核取样间,我们一起来跳舞

2019年4月28日   多云

 等待 

只有熬得过等待,才能等得到花开。华龙冷试终于梦想成功了。

凌晨2点多,灯光如昼的主控室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压力仪表的屏幕上,压力在非常缓慢的上升,时间在这里被拉长……

从早上10点开始到凌晨两点,我已经等待了16小时。

如果说问题处理是艰难的,那么等待窗口的工作就是一种“煎熬”。此刻的我,已经有点熬不住了,瞌睡爬满了双眼。

“要不,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在这个没有信号的核取样间,我作为调试唯一的女生,想到的最快速赶走瞌睡的方法就是看四肢不协调的理工男跳舞。

“大姐,你是来搞笑的吧,我们一群大老爷们,不会跳呀。”

“那我们就跳最简单的,跟着节奏动起来就好,把自己逗乐了就不会困了。”

“哈哈哈……”大家不约而同,鼓起了掌,寂静的核取样间,立刻充满了朝气。

2时26分35秒,主控广播响起,“主系统压力已达到22.3兆帕,各单位开始检查。”

十分钟保压,十分钟检查,冷试成功了。

终于轮到我上场,奔赴核取样间,操作一气呵成。

凌晨4点半,迎着初升的阳光,终于出来了。

这是我的一夜,也是很多同事共同的一夜,更是项目人普通的一夜,我们仍在奋进中。毕竟首堆试验才刚刚开始,后面的路更加困难,现在最需要的是养精蓄锐,醒了继续战斗。



一封家书,走进剧场和家人对话

2019年11月7日   晴

 思念 

“慰问一线员工,讲好中核工程故事”巡演舞台来到福清剧院了。

今天,借着舞台,代表妻子、丈夫、母亲、父亲、儿子……带着家书,带着梦想,登上舞台,把对所有的亲人的殷殷祝福和深切思念尽情抒发。

我们想对爸妈说:我在福清工作,一切都很好,你们说最喜欢看核电新闻了,为我感到自豪。

想对妻子说:感谢有你坚定不渝的支持,你总让我放心工作,说家里有你。

想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在建一座大房子,等房子建好了,邀请你来参观,你一定会很喜欢,也会为爸爸妈妈感到骄傲。

也想对同伴说:前进,是为了离梦想更近,安心是因为身边有你,即使首堆之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也无所畏惧。

一封家书,一个舞台,让前线和后方紧紧相连,纸短情长,却饱含着华龙建设者对亲人的心声,但作为核电人,能遇上首堆这样难得的机会,除了努力付出,不做他选。

相信,未来的我们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当首堆热试遇上疫情

2020年3月2日      晴转多云

 共克时艰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节奏。

测体温、戴口罩、避人流;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外出,厂区被悄悄的按下了静音键。纵使阳光热烈,但车厢空荡,原本拥挤的早、午间打卡高峰也消失了。

疫情消息传来的那一天,大年三十,全球首堆热试即将首次到达热停堆平台,我们奔波在各大厂房,试验现场却是一番没有被打扰的忙碌。原来,在没有信号的核岛厂房,连续奋战了几天,大家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完全不知情,直到被通知全员佩戴口罩,进行全员排查,才知道原来外面形势已如此不乐观了。热试战场上,没有恐慌,没有措手不及,只有沸腾的青春热血。若有战,召必来,战必胜,这是华龙建设人在应对疫情和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赤子之心。

疫情一周后,热试已进入高峰期,厂家不能进厂,人员不能返岗,人手不足的窘迫已经凸显,一个人抵两个用,开启了全天候把关坚守的模式,一起共克时艰,齐心协力打着热试保障战役。

如今,我们终于挺过来了,我们完成了101份调试程序、4本首堆试验、汽轮机组非核冲转一次成功……今天,我们已自豪地向大家汇报“报告,华龙一号‘热身’完毕”。



你的征途,我的使命

2021年1月30日   多云

 商运 

喜!大!普!奔!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商运了。

从第一罐混凝土浇筑,到全球首堆正式商运,华龙一号的建设走过了风雨兼程的5年时光,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建了一套自主化标准体系,踏出了一条自主化核电建设的成功之路。

道一声“谢谢”,为华龙也为自己打Call,

说一声“祝贺,你们辛苦了!”

有人说,“干华龙,大到一份图纸,小到一个标点,都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有人说,“华龙建造时黑发少年,商运时已是白发大叔。”

还有人说,“核回路中奔流的水,是汗流浃背的我们,用无数个难熬的夜汇聚成的。”

还有人说,“每一次试验都要捏一把汗。”

甚至有人说,“是华龙,造就了死磕到底的我们。”

但无论怎样,追根究底,我们努力了这么久,并不是为了要赢得什么,而是为了不放弃心中的梦想……

一路风雨,一路荣耀,你的征途就是我的使命,如今梦想已成真,2000多个日夜,千千万万的你,铸就了一个“超级工程”。



这是我的日记,也是你我共同成长的岁月。我也期待听到更多的属于你我的共同心声……

 ? end ? 


 供 稿  华东分公司

 图/文/视频  | 彭娟

 责 编  | 吴子涵


强核报国,创新奉献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吊车地带|【生存窍门】315个项目,总投资5741.7亿元,广西重点项目发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