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国铁建通报2021年度“三级公司效益20强”评选结果,房地产公司获评非工程板块效益20强,并由2020年的第13位攀升至2021年第10位,跻身效益排名前十行列!
2021年,房地产公司开稳“顶风船”,销售、营收稳重加固,为历年同期最高,回款稳中有进,逆势增长54%,成功斩获一级资质,成为系统内仅有的拥有该资质的五家企业之一。下好“一盘棋”,实现天津区域滚动发展,协同一公司获取哈尔滨松北地块,落实集团公司重点向片区开发带动一二级联动,政府回购等项目实现转变,设立片区开发事业部,紧密联系区域及兄弟单位“双管齐下”,积淀形成一定规模的跟踪项目库。织密“小网格”,持续压控“两金”规模,年末资产负债率下降2.2个百分点;做好税务筹划,主动创造财务价值,2021年各项目通过争取增值税进项税额留抵退税、土地增值税依法减免、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退税、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税收优惠政策,2021年度综合税负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43%。这一年,房地产公司啃下“硬骨头”,汇聚“正能量”,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标准化打通高质量通道、清单化巩固高质量成果、契约化推动高质量变革……过去的十年,房地产公司在资源短缺的困境中,创新性地通过输出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与有土地资源、政府资源的央企、国企合作,完成了企业成长的第一步。2022年,行业到了“黑铁时代”,怎么找到新的锚定点?
房地产公司从高位“读题”,调整战略路径,以“两路两转三提升”作为2022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战略,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之路,坚持“四个致胜”的发展道路,旨在从传统地产向地产与投资开发“双轮驱动”转变,从立足项目向立足城市、立足产品、立足项目“三足鼎立”转变,提升资产周转率、提升利润贡献度、提升队伍战斗力。
“两路两转三提升”发展战略
从实处“领题”,做好管理“减法”,立足项目产品打造品牌效应,推进产品标准化设计。今年房地产公司将通过归纳总结现有产品体系,确定标准化最小单元,利用可复制性做“减法”,把产品模块化设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每个项目选定一个方向,深度研究产品模块设计,通过组织年度产品交流会的方式,以特色化方式挖掘自身产品竞争力。在建天津“花语印象”项目已着手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园区儿童乐园、夜光跑道模块进行研究。做好服务“加法”,立足项目实现运营创效,精益化加快资金周转。房地产公司将以“一个前提、四个可控”为重要抓手,把“成本可控、时间可控、货值可控、效益可控”贯穿始终,健全“树标准、强计划、控过程、严考核”的计划运营闭环管理机制,打造以信息化为手段,“数据交圈、信息畅通、问题明确、责任清晰”的计划运营管控保障体系,建立以“后评价”为导向,“更精细化、更规范化、更标准化、更专业化”的计划运营优化提升路径。做好效能“乘法”,对项目管理大力推行“八项强化”措施,释放改革成效多重赋能,从前期管控、现金流管理、刚性考核等方面进行项目管理提升,制定项目管理4个方面提升措施,15项负面警示清单内容,对管理失责、管理失策、管理失范、管理失控、管理失察等“五个现状”问题进行管控。房地产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纪念
从关键“破题”,首要任务是破局人才瓶颈,推进人才培养“两项计划”和人才“订制”计划,从源头切入,定向培养精尖人才。引航工程,定向选拔业务人才,以“青蓝计划、湛蓝计划、深蓝计划”三大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UMU学习平台的计划合作,基于学习科学与AI技术,构建互动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景;实行人才“活血”计划,打破原有职能、岗位对人的局限,鼓励优秀人才挑战重难点城市和项目,搭建薪酬职级晋升快车道,定期盘点人才库,加大上下交流、岗位交流力度。本年度推行业务骨干轮训计划,计划轮训33人,4月起第一批项目业务骨干已在公司总部进行轮训。行稳致远,进而有为。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要求房地产公司要“充分发挥地产的投资引领作用,完成从‘接项目’到‘选项目’的转变,提高地产承接质量”。4月16日,南京公司“中国铁建·花语湖畔”城市展厅正式开放。在当地首次引入“六恒”科技系统,即恒温、恒湿、恒氧、恒静、恒洁、恒智,成为当地首个“绿建三星+健康三星”双认证的项目。此次展厅开放到访客户300余组,覆盖人数7000余人。作为房地产公司布局华中区域、助力城市发展的项目,初步实现从“接项目”到“选项目”的转变。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2022年对房地产公司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突飞猛进不是常态,平稳发展才是未来,房地产公司将牢牢把住“提质、增产、创效、创誉、育人”的目标大旗,破解制约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在改革创新的路上行稳致远。(张婷婷、赵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