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是石化机械江钻公司潜江钻头厂一名普通的数控操作工——丁福民的座右铭。
这位普通的数控操作工自“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开展以来,就用实际工作在主题行动中践行自己的座右铭,成为主题行动中无数颗创效“螺丝钉”中的一颗。
随着市场保供形势的严峻,车间的生产节奏不断加快,班组车碳层工序人员从之前3人减少至1人,成为影响整个牙轮线生产流速的瓶颈工序之一。该工序工作频率快,劳动强度大,一排排待加工的工件不断堆积起来,丁福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每一个订单都来之不易,再困难也要保证产品的交货时间,这是我们作为操作工的责任。”作为车间少数掌握三种工序操作的多能工,他主动向班长申请到该工序协助生产。
为了保障生产进度,丁福民每天主动延长工作时间,连续一个月没有休息。他的坚持和拼劲也感染着班组其他员工,渐渐地,更多员工主动申请协助该工序工作。有了大家的帮助干劲更足了,他经常在多台机床多道工序前来回忙碌,哪里是瓶颈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近期,一批30寸紧急品种急需下线,该品种加工难度较大,面临工艺工装和设备等多个问题,一时之间没有人敢干,该产品如果继续滞留在线上,必然会耽误交货周期。丁福民主动请缨,面对陌生的加工工艺和工装设备,在没有现成经验和方法的情况下,不断摸索想办法,夜以继日地安装夹具调试设备,经常在车间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这30寸的“大家伙”干起来可不轻松,不仅单件加工时间就要2个多小时,而且单只重量达300多斤,装夹时虽然可以使用悬臂吊辅助,但是仍然要用胳膊和肩膀使劲将工件定位压紧,测量时更是需要用尽全力将工件翻过来进行测量。最后,在他和班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这12件产品提前两天顺利下线,为后续加工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工作中,丁福民坚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丢弃”的原则。钻头新品种上线时,他发现与工装不匹配,会在加工中与刀具发生干涉造成废品,重新制作工装不仅费用不菲,还赶不上交货时间。对此,丁福民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他结合加工图纸编制数控程序成功对现有工装进行了加工改造,不仅完美达到了工艺使用要求使产品按时下线,还节约夹具制作费用和刀具损耗。工作之余,丁福民经常到车间库房来“寻宝”,那些还有使用价值的旧刀片和有修复价值的旧工装在他眼中都是“宝贝”,凭借经验对这些旧刀片的二次利用和旧工装的改造修复,有效降低了刀具工装成本。
撰稿:刘 莹
责编:刘 华
审核:卢 鹏
往期回顾
丨【主题行动】保供“先锋队”,越是艰难越向前
丨【主题行动】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做强带压作业装备支撑油气发展
丨【主题行动】“新利器”首轮现场试验完成
扫码